安晓玲文集_二探红楼68曹頫参加修改了后4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探红楼68曹頫参加修改了后40 (第4/4页)

4)新增正文的文字有:的,我合女婿说:‘我也顾不得你们了!不管真话谎话,我是要进城瞧瞧去的。’,会,进了门,说,出去,刘姥姥,你,阿弥陀佛,这是,我也知道,

    由汇总中,可以看出:曹頫在第三稿中新增的文字,曹雪芹也全部录取,他不过进一步增加不少词汇

    和内容。

    在《程乙本》的文本上,标出三个版本在用词上的区别。“chy”、“chj”、“m”分别代表《程乙本》、《程甲本》、《蒙府本》。可以看出:

    1)《程乙本》的用词大部分不同于《程甲本》和《蒙府本》;

    2)《程甲本》和《蒙府本》有些地方不同(而相同于《程乙本》),但大部分相同;说明程伟元从鼓担上买回的“后40回”是残本,上面不同的地方,缺失了,由高鹗编写的。当买得《程乙本》之后,高鹗便按照《程乙本》替换了他自己编出的文字;因为今本《程甲本》不是他们第一次出版的100本“真本”,而是高鹗按照《程乙本》修改后的“改良本”[2]。这就是《程甲本》中出现与《程乙本》相同文字的原因。

    例4:

    《杨藏本》118回4后半页有一段内容是:

    袭人过来说道:“刚才二奶奶说的古圣先贤,我们也不懂。我只想(着)我们这些人从小儿辛辛苦苦跟着二爷,(不知)陪了多少小心,论起理(来)原该当的,但二奶奶替二爷在老爷太太跟前行了多少孝道,就是二爷不以夫妻为事,也不可太辜负了人心。[[正说着,贾兰]](至于神仙那一层更是谎话,谁见过有走到凡间来的神仙呢!那里来的这么个和尚,说了些混话,二爷就信了真。二爷是读书的人,难道他的话比老爷太太还重么!”宝玉听了,低头不语。

    (袭人还要说时,只听外面脚步走响,)隔着窗户问道:“二叔在屋里呢么?”宝玉听了,是贾兰的声音,便道:“你进来罢。”贾兰进来(笑容可掬的给宝玉宝钗请了安,)便把书子呈给宝玉瞧。宝玉接在手中看了,…

    《程甲本》的相应部分是:

    袭人过来说道:“刚才二奶奶说的古圣先贤,我们也不懂。我只想着我们这些人从小儿辛辛苦苦跟着二爷,不知陪了多少小心,论起理来原该当的,但【只二爷也该体谅体谅。况】二奶奶替二爷在老爷太太跟前行了多少孝道,就是二爷不以夫妻为事,也不可太辜负了人心。至于神仙那一层更是谎话,谁见过有走到凡间来的神仙呢!那里来的这么个和尚,说了些混话,二爷就信了真。二爷是读书的人,难道他的话比老爷太太还重么!”宝玉听了,低头不语。

    袭人还要说时,只听外面脚步走响,隔着窗户问道:“二叔在屋里呢么?”宝玉听了,是贾兰的声音,便【站起来笑】道:“你进来罢。”【宝钗也站起来。】贾兰进来笑容可掬的给宝玉宝钗请了安,【问了袭人的好,----袭人也问了好----】便把书子呈给宝玉瞧。宝玉接在手中看了,…

    * *:从上面可以看出,曹雪芹在誊清曹頫的修改稿(上面的《杨藏本》)时,除了全部录取了曹頫的增删外,还新增不少文字,如粗方括号【】所标示的。

    总之,以上的分析证实了下面两点:

    (1)曹頫是《红楼梦》的作者。与“前40回”相比“后40回”由他修改写出的内容更多,甚至许多回目都是按照他的改文确定《程乙本》的文本。如第97回,是曹頫写的附加页,曹雪芹在最后进行修改时,只将“黛玉”二字删去。可能是曹雪芹这时病的厉害,没有太多的精神创作新文字。是不是这时曹雪芹已经去世,由曹頫修改他留下的“后40回”手稿而得出《程乙本》呢?笔者认为不是,因为对第116、119、120等回的曹頫修改稿,被曹雪芹新增了不少内容,类似上面的第118回(具体见下篇文章)。

    (2)本文给否定《杨藏本》是“高鹗改本说”和“按照程高本涂改说”提供了大量的实证,充分证明高鹗不是《红楼梦》的作者。从上面第82和113回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从《杨藏本》中修改出的文本是《程乙本》,不是《程甲本》,那么又何来是高鹗的“改本”?只有对《程乙本》作进一步修改,才获得《程甲本》的文本。再次证实笔者的新看法:程伟元在鼓担上买来的“后40回”残本,是《120回红楼梦定本》的“后40回”;而《蒙府本》照抄了这个《定本》的“后40回”,所以《程甲本》的“后40回”和《蒙府本》的“后40回”往往相同。红学界一直认为:《蒙府本》的“后40回”是按照《程甲本》抄写的,没有说服力;因为《程乙本》在《程甲本》之后出版,而且在《程甲本》的高鹗序言中,清清楚楚说“后40回”是残缺本,《蒙府本》的伪造者如果要照抄“后40回”的话,必定照抄《程乙本》的“后40回”,不可能选择残缺、不是真本的《程甲本》抄写。

    最后,谈一下,《红楼梦》作者是不是姓曹?一些人怀疑,提出:“曹雪芹”只是个“笔名”,不一定姓“曹”;就像“鲁迅”不姓“鲁”一样。已经提出的其它作者名称有:洪升、弘晈、朱由檢、朱建军、和绅等等。这些提倡者闭口不谈他们为什么要改“姓”,取笔名“曹雪芹”古代人是特别重视姓氏的,也许近代中国人把自己的“姓”不当回事,而古人则视为“改姓”是“背叛祖宗”的恶劣行为,是最卑鄙无耻的事情!因此,署名或笔名要改“姓”的话,必定是取其祖母、母亲,至少是妻子(岳父)的姓氏。由于在所有提出非“曹”姓人是《红楼梦》作者的考证中,都没有挖掘出他们的老祖宗中有没有姓“曹”的,并论述为何取“曹雪芹”作“笔名”这样一来,就等于白论证一通,与《红楼梦》的作者无关。理由是:《红楼梦》中的“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写着作者是“曹雪芹”如果提不出作者不是姓“曹”的具体证明的话,那么就得尊重事实、尊重历史记载,承认《红楼梦》的作者姓“曹”,有“曹雪芹”这个人!否则就会成为红学中以周汝昌为首的“主观臆造派”的成员,变成主观唯心主义者!

    参考文献

    [1]安晓玲:二探红楼(67): 曹頫是《红楼梦》作者的新证明

    [2]安晓玲:新探红楼(79):目前的《程甲本》不是真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