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第2/5页)
放他了?眼前一片阳光,好亮的天地。但接着,就有法院的人对他宣读了最高法院核准死刑的判决,这是最后的判决了。立即有两个全副武装的战士上来,刷地抖开一条细麻绳将他五花大绑了。听见所长温和地说了一句:捆得稍微松一点。又像家长一样轻轻拍了拍他被捆住的胳膊,好似是说:你去吧。 他被押出了大门,背上插上牌子,又被押上卡车,卡车上好几个被捆的犯人,十几个全副武装的战士。车开起来了,才发现是一支庞大的车队,前面一辆公安指挥车呜呜地响着警笛开道,接着是几辆押着犯人的卡车,后面又有几辆满载军人、架着机枪的军用卡车,还有装着高音喇叭的宣传车。街道如风一般在两边刮过,拥满了好奇观望的人,一个商店里走出一个妇女,领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手里牵着几个红红绿绿的气球,他看着车队小嘴张得老大,好像还问了母亲一句什么话,都一掠而过了,红红绿绿的气球还恍惚留在眼前。这个他生活多年的城市现在看着既新鲜又熟悉,在阳光下亮晃晃地摆开着,都是人间快乐,然而,他永远看不到了。不是做梦吧?自己这一生都干什么了?上学,工作“文化大革命”当造反派头目,武斗,然后来回受审查,然后就枪毙?来不及细想就死了。直到今天早饭时还怀着生的希望,太像做梦了?可能就是梦。一觉醒来,自己可能正和家人睡在一个床上呢。 到了体育场,几万人黑压压一片。他们可能早已入场等候,早已等得不耐烦,早已情绪涣散,蹲着,坐着,下棋的下棋,打牌的打牌,聊天的聊天,怕晒的用报纸遮着太阳,还不时翘首张望:怎么还不开始?他也参加过这种宣判大会。好了,押送他们的车队开来了,会场一下活了,人们唿啦啦站起来,几万条脖颈抻得长长的,一片sao动兴奋,如大海的喧嚣,宣判大会也便开始。他们被押上台,低头,表示向人民认罪。判决书一份份念着,念到他的了,他是打砸抢的急先锋,他是武斗的策划组织者,他是炸楼的主谋,他对十几个人的死伤负有责任,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他该死了,这不是做梦,他什么也来不及想了,此刻只想到:妻子李淑贤在台下吗?她领孩子来了吗?他抬了一下头,竭力使脸色镇静。要是他们在台下,一定希望再看到自己。你男人不是孬种,死了就死了,过二十年还是一条汉子,这辈子欠下你的情分下辈子来还。你爸爸生来不是坏人,他糊里糊涂犯了死罪,他不该参加“文化大革命”不该当造反派头头,不该指挥武斗。他只是一步走错了,轮到他倒霉,历史总是要有人当牺牲品的。牺牲,就是把牛啦,猪啦,羊啦,杀了,摆在台上,烧上香,供神,供鬼,供龙王,供历史。后面有手摁他低头,他不服,又抬起来。这个动作,台下想必都看到了。可是,后面又有更强制的手段,他只能低下了。 宣判完了,一片口号声。他们被押上车,车队又开出广场,而后分成两路,一队往东,一队往西。他明白了,这一车上的几个犯人都是上刑场执行枪决的,那几辆车上的是回看守所,然后便会陆陆续续去劳改队,然后便有刑满释放重新过活的希望。死就死吧。城市在阳光下匆匆地掠过,到了郊区,烟囱,黑烟滚滚,田野,乱石滩。好一个刑场。满是沙砾碎石,杂草,坑凹不平,居然已围满了人,被远远地挡在高高的堤岸上面。自古以来人们就爱看杀人。人心是善还是恶?他们被推到一堆乱石边排成一排,背后的牌子也被拔下来了。他知道就要执行了,一抬头,看见远远的堤岸上有个女人在挥着红纱巾。他一下看出来了,那是妻子李淑贤。她一个人,孩子不在身边,红纱巾是结婚时他为她买的那条。他的眼睛一下湿了,他站直了身体想朝那儿喊一声,淑贤,你好好活吧。等孩子大了,再…可他来不及了,嗡的一声,后脑勺挨了沉重一击,然后听见枪响,然后只来得及想:自己刚才为什么不注意张望?为什么没想到淑贤会来这儿?她得收他的尸啊。然后,他眼前就只有一片血红了,像走入了红红的太阳中。 景立贞到局里主持党委扩大会。长桌,她坐顶端;左右两长溜人;对面,远端也有人;四面贴墙的一圈椅子上又围坐着一层人。她说,她笑,她脸上的光与一窗窗照进的光一起亮。有皱纹,不要紧,更熠熠生辉。她喜欢仰着脸往前送着下巴,又严肃又和蔼地面对全体。她是这儿实权在握的副书记,正书记身体差能力弱,形同虚设。她又像老大姐,还像一家之长。她不喜欢刻板,不喜欢空空洞洞的理论,喜欢生动活泼,七嘴八舌,众说纷纭,一上来就谈实际事,而且越说越具体,哪怕是局里该不该修个自行车棚这样的事她也喜欢搬上会。这种事一说起来就很热闹,她喜欢热闹,喜欢“群策群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喜欢逢年过节组织活动,喜欢人多成群的地方。没有比坐在一群人的中心位置更快乐的了,最难忍受的是独处一室。一听到赵宽定被判死刑,她就想:这样也好,省得一个人关在牢里,那才难受呢。 她身子发干发硬,坐在那儿挺挺直直。她喜欢软椅子。喜欢男人胖一点,魁梧一点。像她这样干瘦的人坐在硬板凳上,硌着该多难受。满屋开会的多是男人。现在从政的还是男人多,所以女人从政是最有意思的。男人比女人好,乐观豪爽,女人太狭隘。这儿也有几个年轻女性,她看了看,发现:自己对女人的标准也一样:觉得丰腴一点的好。你看,那个像自己一样干瘦的,一看就反感得很。 她喜欢这样主持会议。偶尔兴起拿起一支烟叼上,旁边就有打火机冒着火苗凑上来,她仰脸对着会场,眼皮也不低地就吸着了,喷出烟,感到享受。 跟顾恒到了省里,她会任什么职?省妇联主席?那是许多首长夫人的专任职位,可她不感兴趣。婆婆mama,一天到晚低下头,让孩子们往脖上系红领巾,扮演慈祥的老奶奶,太厌烦了。她喜欢抓实权。到省委组织部?顾恒可能不同意,他避嫌。到建委?到煤化局?到省委机关党委?她愿意去省里,又不愿意去省里。她愿意给顾恒当参谋,就像在家中主持沙龙一样,可更愿意这样主持会议。到了省里,不管在什么部门工作,都是和顾恒在一个“单位”了,她肯定事事要受制约,谨于言而慎于行,她了解顾恒,这是她不愿意的。 坐小轿车回家,看着车窗外骑车的人、步行的人、公共汽车里的人,都比自己高。这样坐得比其他人低,有一种特殊的优越感,如同开大会时坐在主席台上比台下人都高一样。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