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与荣_第三十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第1/4页)

    第三十章

    “你怎么也来说这些聪明话?我不需要这么多聪明人来训导我。”李向南克制不住了。

    林虹站住,吃惊地看着他。自己怎么了,不就是又重复了一遍说过的话?向南,为什么一定要从政,不让干就不干了,干别的也行嘛。但她马上就明白了,人们都不能接受那种优越者的开导——特别是自尊心强的人。“好了,咱们还是溜达溜达吧,啊?”她说。

    这是他们的母校圆明园中学的cao场。因为已放暑假,上午的阳光显得冷清,足球门周围长满杂草,杂草又侵入椭圆形跑道,到了跑道边,竟是半人高了。

    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小长征队今天聚会。这种聚会若在一月前,林虹不会参加,而现在是李向南缺乏热情。久别重聚原是优胜者的享受。林虹自省到今天在校门口一遇见李向南就兴致勃勃,对他是有刺激的。“你还记得那天晚上的散步吗?”

    十几年前一个夜晚,李向南刚被工宣队解除隔离,一个人在cao场散步,林虹从黑暗的楼影中出现,与他并肩走着,问答着人生格言。

    李向南默然无语。十几年前的回忆凄清而淡薄,没有带来什么温情。林虹用这话题作安慰,反而更使他的自尊心受到刺激。他竟可悲到这种地步?这更让他感到压抑。“咱们先别谈这些了。”他终于说。

    全家晚饭聚会,他酒喝多了,到院子里被风一吹,有些晕眩。晃回到自己屋,又想起自己的遭遇。他压抑着,扶着椅子坐下,却猛一下站起来。眼前一片火红,火蛇急速游走着。一支支队伍扑过来,马蹄从头顶上践踏过去。他在泥泞中吃力地走着,有人要搀扶他。不要,不要你们来搀扶我。

    他用力一推,却是李文敏。哥,你怎么了,醉了?他转头凝视着meimei,露出一丝忧郁。这个世界还有爱护他的人。

    群山在两边如涛如涌,长城在脚下如龙如蛇。他要倒下了,meimei来搀扶他,他慢慢地推开她,摇晃地朝前走。哥,你会摔倒的。我不要紧,我一步一步朝前走,总能走到最高处。我知道前面有火光。一支队伍在火光中跋涉,有举着火把的人乱跑。

    我——不——倒。他吼着,却一下跌在了椅子上。

    文敏的手轻轻梳理着他的头发,他一阵颤栗,泪水涌出来。

    哥,我从来没有看你流过泪。

    这不算流泪。他抹掉泪水。这不是没了?恍惚中对meimei幽默地一笑。

    军号,一支队伍缓慢而整齐的步子向长城最高处走来。他疲劳了,远远的歌声风一般唱着,他恍恍惚惚看见小时候,母亲的形象,奶妈的脸,曙光,Rx房。

    他要站起来,一下流鼻血了。文敏强按他坐下,把凉毛巾敷在额上,又轻轻擦拭着他鼻下的血迹。还记得你带我一块儿插队吗?meimei的声音,那么远,是所有女人的声音。林虹?小莉?一个风箱在眼前拉来拉去,灶火红红的。

    他的一生就这样了?也许再过十年、二十年,才会有人考虑他的平反吧?可那时年轻的一代已纷纷上去了,谁还会容他再上?人们都是在青黄交替时争占位置。再说自己四五十了,还有什么戏?自己从不悲观,从来相信自己的奋斗,可现在,就简简单单地完了。人们纷纷来安慰他,开导他,好像他是个最懦弱的人了。

    你们都滚开。

    你怎么了?有人在旁边吃惊地看着他。是林虹?

    他从恍惚中醒来,看见了眼前杂草丛生的cao场。我在骂人吧?他想笑笑,却垂下了头:昨天晚上我喝醉酒了。林虹顿时被他的诚实感动了。他轻轻扶住她的胳膊朝前走,这动作使林虹一下非常具体地、血rou地理解了这个男人此时的心境。

    打垮一个真正的男人,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充满了屠戮野蛮性、刺激性的事情了。她想起在农村时看到一群人棒杀一条公狗,扁担、粗木棍夯哧夯哧打在狗身上,声音骇人,腿打断了,脑浆打流了,那狗还呜呜叫着,瘸着挣扎着站起来。再打翻,再站起来。她闭上眼扭头就走,还听见木棒打在狗身上的声音。听见说:完了。听见:这家伙还挺耐揍的,把我虎口都震裂了。听见:挺肥,有多少斤rou?听见:rou归你们,狗皮归我。听见:那你来剥。听见:众人拍手,撂棍棒,笑了。

    长征队的同学们陆陆续续来了,聚会从一开始就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美好。首先是男性的失望:女同学明显变老了。女人们是敏感的,她们或许都感到了男人目光的闪烁,便竞相打趣:你们男的都没变,我们可变成老太婆了吧?男人们便克制住失望,连连笑道:没什么变化,没有,一眼就认出来了。林虹年纪最小,有变化,但没显老,因为打扮入时,更因为成了演员,比过去更漂亮了。这是所有男人心目中的朝霞。

    接下来让人感到失望的是:二十来个人,只到了十一个。这削弱了大团聚的热闹,竟显得有些冷落了。原以为都能来,现在只来了十一人,我觉得挺冷清的。不知是哪位女同学爽快地说出了自己的感觉。人们纷纷说:十一个人已经过了半数,很不错。比我想的人还多呢,挺好的。

    校园里看到的一切更让他们黯然了。教学楼还是原来那幢长条的青砖二层楼,只是比十几年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