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第5/5页)
错的。唉,自甘堕落,好歹自己还是一个秀才,怎么能去做低贱的商人呢? “每天中午时分,你就拿碗来盛一碗回去吧,我娘会做上你那一份的!”杨子千看着男子郑重的按下拇指印,心里也是几分不忍,但,有时候,对别人心软,就是对自己心狠,只得将契约认真的收好! “谢谢杨二哥,谢谢杨二嫂,谢谢姑娘!”郑和尚没有卖身的沮丧,只有满满的感激。 “老二,你们这样,怕是不合适吧!”杨大富看了全过程,上前指责道。 “大哥!”杨大年讪讪的,这主意,是丫头在出,他还没来及反应,就有人应下了。 “大伯来了,进屋里坐吧,等会儿,就在这儿吃晚饭吧!”杨子千上前,热情的招呼。话说,对这个大伯,她说不上讨厌,只是感觉他老实,是一个妻管炎。 不说吃饭还好,一说,杨大富就觉得饿了。“咕噜”声,不合时宜的响了起来。 月娘听得叫声,自己一家人都是过来人,哪有不知道原因的,当下,抿着嘴,回屋里烧火做晚饭了。 第一次走进了兄弟的房子,感觉到,弟弟,这两三年,当真不再是那个比他差的弟弟了。看看,房子多坚固。最特别的人,他家的人,也太多了点吧!好久不曾来过了,都觉得生疏不少。 “夫子,请帮忙给我们母女写一个契约吧!”罗氏看夫子准备收拾笔墨纸砚,上前请求。 “你们?”夫子惊讶,转身看着杨子千。 “呵呵,罗婶子,今天下午我说的那些话,都是对外人说的推口话,你别当真!”杨子千这才想起,罗氏也是全程知道情况的。 “不,杨四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母女,一不沾亲,二不带故的,长住你家,实在不像话。写下契约,也当我们还了一些恩情了!”罗氏坚持要夫子写。 “罗婶,你和我娘那么交心,那些年,我家穷,也是你暗地里照应着。这会儿,既然我们家有机会照应你,这也是你和我娘的缘份,何必听别人怎么说呢?”杨子千才不要跟罗氏真的签什么契约。 “那怎么行?”罗氏坚持。 “这事,过段时间再说吧!”杨大年作为一家之主,看她们在争执,也不好说什么,只得开口阻止。 “当真,丫头,那郑和尚,却是真的过不下了,你怎么还、、、、?”不就是几碗羹吗,这孩子,人都舍得花三两银子买回来,羹羹能救两人的命,或许,是三人的命,她怎么还这么计较。 “爹,你没看到今天下午上门的人些吗?如果我们大方的给了郑和尚,明天,门口就会有李和尚、王和尚、张和尚上门哭求了,你是给还是不给呢?”杨子千不得不给这个老实的亲爹打一针预防针,这口子,可开不得。 “你这孩子,哪来这么多和尚”杨大年笑着说道。 “四姑娘说得在理,这人啊,就怕贪,更怕人心不足蛇吞相。升米恩,斗米仇,这事,是要这么处理才合适!”夫子出声帮腔,杨子千朝夫子点头致谢。 “这样说来,如果真有那过不下去的,明天来家里也这样换工,我们还要做?”杨大年疑惑了。 “当然?!”头都开了,还能怎么样。 “如果,有换地的更好!”杨子千一个人在那儿做着美梦。 “你这孩子!”杨大年无声笑了,这闺女,比儿子更省心,还能帮着解决一些麻烦。 换工,换地?在一旁默默静听的杨大富,心里惊涛骇狼了。原想着兄弟家这样做不厚道。听了夫子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也是啊,如果家家都来借,来要,这老二家,纵然有金山银山也是要吃空的。自己,还是不要开口借,更不要去开这个头的好 看看月娘对罗氏的好,杨大富在心里骂着王花儿。都说你是一个聪明的,放着亲亲的弟媳不帮衬着,还嫌弃,现在好了,人家有口粮了,有多余的帮外人都不愿帮你,这都叫什么事啊! “大伯,吃好没?”当杨大富放下碗时,杨子木还客气的招呼他。 “吃好了,吃好了,真好吃!”说是玉米羹,却又黑糊糊的,老二说是因着里面掺了那盐菜的原因。盐菜,怎么会把羹羹颜色都改了,不懂! 罗氏母女几人,每顿饭后,都抢着帮忙洗碗。 杨大富看着眼前的人群,觉得越来越恍惚,这,还是那个穷得一年四季吃野菜的弟弟家吗? “大伯,没事的话,就经常过来玩吧!”临走,杨子千还热情的招呼他。反正,多他一个人也不多,不过,王花儿,对不起,你做了初一,眼下,我就做十五了。 郑和尚十天工换一碗羹,满满的一碗,他高兴的端回了家。 李家寨子里,有些人家,就找上了门,表示,也要这样换工。 工都能换,地,还不能换! 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地;可是,你眼下要问李老爷,什么重要,废话,当然是吃。 家里,没吃的了。连玉米羹都没有了。 立秋后就将镇上的两个铺子抵了捐税;卖的衣物首饰、典当的贵重东西,都没抵挡几个月。 契约写了好几张的夫子,迎来了下一个。 揉了揉眼,他有没有看错。那个他曾经的东家,怎么会出现在换工的行列里? “李老爷,你要换工?”夫子心里,感慨良多,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风水轮流转,就将东家转到了换工的行列了。 “那个,让杨老二出来,我想给他换地!”想换工,自己一家人,肩不能挑,背不能磨,还换不了,不如,就换地吧! “换地!”后面排着队的人家,相互惊讶的看了又看。 “换地!”杨大年在小三子屋里看着儿子们讨论着什么尺寸问题,猛的一听,吓了一条。 “呵呵,地还真的来了!”杨子千心里,乐开了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