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441-1450 (第1/4页)
1441-1450 [1441] 在之后的时间里,他着力培养袁崇焕,巡察带着他,练兵带着他,甚至机密决策也都让他参与。 当然,孙老师除了给袁同学开小灶外,还让他当了班干部。从宁前兵备副使、宁前道,再到人事部(吏部)的高级预备干部(巡抚),只用了三年。 袁崇焕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优等生。三年里,他圆满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并熟练掌握了孙承宗传授的所有技巧、战术与战略。 在这几年中,袁崇焕除学习外,主要的工作是修建宁远城,加强防御,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后金军以骑兵为主,擅长奔袭,行动迅猛,抢了就能跑,而明军以步兵为主,骑兵质量又不行,打到后来,只能坚守城池,基本上是敌进我退,敌退我不追,这么下去,到哪儿才是个头? 是的,防守是不够的,仅凭城池、步兵坚守,是远远不够的。 彻底战胜敌人强大骑兵唯一方式,就是建立一支同样强大的骑兵。 所以,在孙老师的帮助下,他开始召集难民,仔细挑选,进行严格训练,只有最勇猛精锐,最苦大仇深的士兵,才有参加这支军队的权力。 同时,他饲养优良马匹,大量制造明朝最先进的火器三眼神铳,配发到每个人的手中,并反复cao练骑兵战法,冲刺砍杀,一丝不苟。 因为他所需要的,是这样一支军队:无论面临绝境,或是深陷重围,这支军队都能够战斗到最后一刻,绝不投降。 他成功了。 他最终训练出了一支这样的军队,一支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终其一生,直至明朝灭亡,也未能彻底战胜的军队。 在历史上,这支军队的名字,叫做关宁铁骑。 袁崇焕的成长,远远超出了孙承宗的预料,无论是练兵、防守、战术,都已无懈可击。虽然此时,他还只是个无名小卒。 对这个学生,孙老师十分满意。 但他终究还是发现了袁崇焕的一个缺点,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缺点,从一件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上。 天启三年(1623),辽东巡抚阎鸣泰接到举报,说副总兵杜应魁冒领军饷。 要换在平时,这也不算是个事,但孙老师刚刚整顿过,有人竟然敢顶风作案,必须要严查。 于是他派出袁崇焕前去核实此事。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42] 袁崇焕很负责任,到地方后不眠不休,开始查账清人数,一算下来,没错,杜总兵确实贪污了,叫来谈话,杜总兵也认了。 按规定,袁特派员的职责到此结束,就该回去报告情况了。 可是袁大人似乎太过积极,谈话刚刚结束,他竟然连个招呼都不打,当场就把杜总兵给砍了,被砍的时候,杜总兵还在做痛哭流涕忏悔状。 事发太过突然,在场的人都傻了,等大家回过味来,杜总兵某些部下已经cao家伙,准备奔着袁大人去了。 毕竟是朝廷命官,你又不是直属长官,啥命令没有,到地方就把人给砍了,算是怎么回事? 好在杜总兵只是副总兵,一把手还在,好说歹说,才把群众情绪安抚下去,袁特派员这才安然返回。 返回之后的第一个待遇,是孙承宗的一顿臭骂: “杀人之前,竟然不请示!杀人之后,竟然不通报!士兵差点哗变,你也不报告!到现在为止,我还不知道,你到底杀了什么人!以何理由要杀他!” “据说你杀人的时候,只说是奉了上级的命令,如果你凭上级的命令就可以杀人,那还要尚方宝剑(皇帝特批孙承宗一柄)干什么?!” 袁崇焕没有吱声。 就事情本身而言,并不大,却相当恶劣,既不是直系领导,又没有尚方宝剑,竟敢擅自杀人,实在太过嚣张。 但此刻人才难得,为了这么个事,把袁崇焕给办了,似乎也不现实,于是孙承宗把这件事压了下去,他希望袁崇焕能从中吸取教训:意气用事,胡乱杀人,是绝对错误的。 事后证明,袁崇焕确实吸取了教训,当然,他的认识和孙老师的有所不同: 不是领导,没有尚方宝剑,擅自杀人,是不对的,那么是领导,有了尚方宝剑,再擅自杀人,就该是对的。 从某个角度讲,他这一辈子,就栽在这个认识上。 不过局部服从整体,杜总兵死了也就死了,无所谓,事实上,此时辽东的形势相当的好,宁远以及附近的松山、中前所、中后所等据点已经连成了一片,著名的关宁防线(山海关——宁远)初步建成,驻守明军已达十一万人,粮食可以供应三年以上,关外两百多公里土地重新落入明朝手中。 孙承宗修好了城池、整好了军队,找好了学生,恢复了国土,但这一切还不够。 要应对即将到来的敌人,单靠袁崇焕是不行的,必须再找几个得力的助手。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43] 助手 袁崇焕刚到宁远时,看到的是破墙破砖,一片荒芜,不禁感叹良多。 然而很快就有人告诉他,这是刚修过的,事实上,已有一位将领在此筑城,而且还筑了一年多。 修了一年多,就修成这个破样,袁崇焕十分恼火,于是他把这个人叫了过来,死骂了一顿。 没想到,这位仁兄全然没有之前被砍死的那位杜总兵的觉悟,非但不认错,竟然还跳起来,跟袁大人对骂,张口就是老子打了多少年仗,你懂个屁之类的混话。 这就是当时的懒散游击将军,后来的辽东名将祖大寿的首次亮相。 祖大寿,是一个很有名的人,有名到连在他家干活的仆人祖宽都进了明史列传,然而这位名人本人的列传,却在清史稿里,因为他最终还换了老板。 但奇怪的是,和有同样遭遇的吴某某、尚某某、耿某某比起来,他的名声相当好,说他是Xjianian的人,似乎也不多。原因在于,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已尽到了自己的本分。 祖大寿,字复宇,辽东宁远人,生在宁远,长在宁远,参军还在宁远。此人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