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631-0640 (第3/4页)
牌的时候到了,亮牌吧! “张公公,我有话要跟你说。” 慢慢来,暂时不要急。 “这次多亏了您的帮助,叛乱才能平定,如今外部藩王作乱已经平息,可是朝廷的内贼才是社稷江山的大患啊。” 张永浑身一震,他很清楚这个“大患”是谁,只是他没有想到,眼前这位沉默了两个月的人,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提出此事,看来还是知识分子厉害,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人命。 看来是要动真格的了,但还不能大意,要干,也要让他说出口! “杨先生,你说的是谁?” 好样的,不愧是“八虎”真是精明到了极点,但事到如今,已经没办法回头了,小心,千万小心,不能让他抓住把柄。 杨一清用手指沾了酒水,摊开自己的手掌,一笔一划地写下了一个字——“瑾” 既然已经图穷匕见了,索性就摊开讲吧! “杨先生,这个人可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他的同党遍布朝野,不容易对付吧。” 看着疑惑的张永,杨一清自信地笑了: “这件事天下人都做不成,但张公公可以做,您是皇帝身边的红人,此次出征立下大功,皇上必定召见,到时将朱寘鐇造反的缘由告知皇上,刘瑾必死无疑!” 但张永仍然犹豫不决。 已经动心了,再加上一句就成了,这个诱惑他绝对无法拒绝! “刘瑾一死,宫中大权必然全归您所有,斩杀此jianian恶之徒,除旧布新,铲除jianian党,公公必能名留千古!” 至此,张永终于把帐算明白了,这笔生意有风险,但做成了就前途无量。他决定冒这个险,但行动之前,他还有最后一个疑惑。 “如果皇上不信我的话,那该怎么办?” 没错,这就是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所在——怎样说服皇帝。但没有关系,对于这个难题,我已经找到了答案。 “别人的话,皇上是不会相信的,但张公公你是唯一例外的人,皇上一定会信你。万一到时情况紧急,皇上不信,请张公公一定记住,决不可后退,必须以死相逼!” “公公切记,皇上一旦同意,则立刻派兵行动,绝对不可迟疑,如按此行事,大事必成!” 杨一清终于说完了,他静静地等待着张永的回答。 在一阵令人难以忍受的寂静后,枯坐沉思的张永突然站了起来,发出了一声怒吼: “豁出去了!我干!这条命老子不要了!” [637] 此时,京城的刘瑾正洋洋自得,他没有想到,叛乱竟然如此快就被平定,当然了,在报功的奏折上,只有他的名字。而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他打算顺便走个后门,给自己的哥哥封个官,就给他个都督同知吧。 可惜的是,他哥哥没福气当官,干了两天就死了。 刘瑾十分悲痛,他决定为哥哥办一个规模宏大的葬礼,安排文武百官都来参加,为自己的哥哥送葬。 这一举动用俗话来讲,就是死了还要再威风一把! 为了保证葬礼顺利进行,刘瑾反复考虑了举行仪式的日期,终于选定了一个他理想中的黄道吉日: 正德五年(1510)八月十五日 这确实是一个黄道吉日,但并不适合出丧,而是除jianian! 这之后的日子,刘瑾和他的部下日夜劳碌,为葬礼的顺利举行做好了准备,只等待着约定日子的到来。 八月十五日晴 天气是如此的适宜,刘瑾正感叹着上天的眷顾,一群骑马的人却已来到了德胜门。 张永到了,他从宁夏出发,日夜兼程,终于赶到京城,在这个关键的日子。 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疑虑和顾忌,因为就在密谋后的那个清晨,临走时,杨一清向他交出了所有的底牌。 “杨先生,我此去即使能够说服皇上,你有把握一定能致刘瑾于死地吗?” 这意思很明白,我豁出命去干,但你也要把你的后台说清楚,万一你是皮包公司,个体经营,兄弟我就算牺牲了也是无济于事的。 杨一清笑了: “张公公尽管放心,刘瑾一旦失势,到时自然有人找你,十日内必杀刘瑾!” 张永松了口气,拍马准备走人,杨一清却拦住了他。 “张公公准备如何向皇上告状?” “朱寘鐇的反叛告示足够了。” 杨一清却摇了摇头,从自己的衣袖里拿出一份文书: “那个是不行的,用我这个吧。” 张永好奇地打开了文书,一看之下不禁目瞪口呆。这份文书上不但列明了刘瑾的所有罪状,还有各种证据列举,细细一数,竟然有十七条!而且文笔流畅,逻辑清晰,语言生动,实在是一篇难得好文章。 他倒抽一口凉气,看着泰然自若的杨一清,不再多言,收好了文书,掉转马头就此上路。 娘的,读书人真是惹不起啊! [638] 明朝那些事儿3正文夜宴(晚饭) 章节字数:1429更新时间:07-09-2919:34 张永准备进城,闻讯赶来的一帮人却拦住了他,原来刘瑾得知此事,十分慌张,对危险即将到来的的预感帮助了他,他立刻下令,张永改日入城,今天的葬礼如期举行。 可他太小看张永了,对这些阻拦者,张永的答复非常简单明了——马鞭。 “刘瑾老子都不放在眼里,你们算是什么东西,竟敢挡路!?” 张公公一边打一边骂,就这么堂而皇之的进了城。没人再敢上前阻拦。 刘瑾听说之后,对此也无可奈何,只好垂头丧气地告诉手下人,葬礼延期举行,改在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六日。 其实刘瑾大可不必铺张浪费,他也就只能混到八月十五了,节约起见,他的丧事可以和他兄弟一起办。 张永将捷报上奏给了皇帝,朱厚照十分高兴,立刻吩咐手下准备酒宴,晚上他要请张永吃饭,当然了,刘瑾也要在一旁作陪。 张永得知了这个消息,他没有去找朱老大闲聊,却回到了自己的住处,静静地坐在床上,闭目养神,等待着夜晚的来临。 今晚,就是今晚,最后的时刻即将到来。 一股不祥的预感缠绕着刘瑾,他虽然文化不高,却也是个聪明人,张永早不来迟不来,偏偏今天来,一定有问题。 但他能干什么呢? 向皇帝告状?还是派人暗算? 刘瑾想了很久,对这个两个可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