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疏_论语注疏解经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论语注疏解经序 (第2/3页)

人也。《齐论语》凡二十二篇,其二十篇篇名与《鲁论》正同,其篇中章句则颇多于《鲁论》。篇者,积章而成篇,遍也,言出情铺事明而遍者也。积句以成章,章者,明也,总义包体所以明情者也。句必联字而言,句者,局也,联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琅邪、胶东,郡国名。王卿,天汉元年由济南太守为御史大夫。庸生名谭生,盖古谓有德者也。昌邑中尉者,《表》云:“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盭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景帝中五年,改丞相曰相。成帝绥和元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传》云:“王吉字子阳,琅邪皋虞人也。少好学明经,以郡吏举孝廉为郎,补若卢右丞,迁荧阳令,举贤良为昌邑中尉。”此三人皆以《齐论语》教授于人也。

    故有《鲁论》、有《齐论》。

    [疏]“故有《鲁论》有《齐论》”

    ○正义曰:既叙《鲁论》、《齐论》之作及传述之人,乃以此言结之也。

    鲁共王时,尝欲以孔子宅为宫,坏,得《古文论语》。

    [疏]“鲁共”至“论语”

    ○正义曰:“此叙得《古论》之所由也。尝,曾也。坏,毁也。言鲁共王时,曾欲以孔子宅为宫,乃毁之,于壁中故得此《古文论语》也。《传》曰:鲁共王馀,景帝子,程姬所生“以孝景前二年立为淮阳王,前三年徙王鲁,二十八年薨”谥曰共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锺磬琴瑟之音,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即谓此《论语》及《孝经》为传也。故汉武帝谓东方朔云:“《传》曰: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又成帝赐翟方进《策书》云:“《传》曰: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是汉世通谓《论语》、《孝经》为传。以《论语》、《孝经》非先王之书,是孔子所传说,故谓之传,所以异于先王之书也。言古文者,科斗书也,所谓仓颉本体,周所用之。以今所不识,是古人所为,故名古文。形多头粗尾细,状复团圆,似水虫之科斗,故曰科斗也。

    《齐论》有《问王》、《知道》,多于《鲁论》二篇。《古论》亦无此二篇,分《尧曰》下章“子张问”以为一篇,有两《子张》,凡二十一篇。篇次不与《齐》、《鲁论》同。

    [疏]“齐论”至“鲁论同”

    ○正义曰:此辨三《论》篇章之异也。《齐论》有《问王》、《知道》,多于《鲁论》二篇,所谓《齐论语》二十二篇也。《古论》亦无此《问王》、《知道》二篇,非但《鲁论》无之,《古论》亦无也。《古论》亦无此二篇,而分《尧曰》下章“子张问”以为一篇,有两《子张》,凡二十一篇。如淳曰:“分《尧曰》篇后“子张问:何如可以从政”以下为篇名,曰《从政》。其篇次又不与《齐》、《鲁论》同。《新论》云:“文异者四百馀字。”

    安昌侯张禹本受《鲁论》,兼讲《齐》说,善者从之,号曰“张侯论”为世所贵。包氏、周氏《章句》出焉。

    [疏]“安昌侯”至“出焉”

    ○正义曰:此言张禹择《齐》、《鲁论》之善者从之,为世所重,包、周二氏为《章句》训说此张侯《论语》也。《传》曰:“张禹字子文,河内轵人也。从沛郡施雠受《易》,王阳、庸生问《论语》,既皆明习,举为郡文学。久之试为博士。初,元中立皇太子,令禹授太子《论语》,由是迁光禄大夫,数岁出为东平内史。成帝即位,徵禹以师,赐爵关内侯、给事中领尚书事。河平四年,代王商为丞相,封安昌侯。为相六岁,乞骸就第。建平二年薨,谥曰节侯。禹本受《鲁论》于夏侯建,又从庸生、王吉受《齐论》,故兼讲《齐》说也。”《传》又云:“始鲁扶卿及夏侯胜、王阳、萧望之、韦玄成皆说《论语》,篇第或异,禹先事王阳,后从庸生,采获所安,最后出而尊贵,诸儒为之语曰‘欲不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浸微。”是“其善者从之,号曰‘张侯论’,为世所贵”之事。《后汉·儒林传》云:“包咸字子良,会稽曲阿人也。少为诸生,昌《鲁诗》、《论语》,举孝廉,除郎中。建武中入授皇太子《论语》,又为其《章句》,拜谏议大夫。永平五年,迁大鸿胪。”周氏不详何人。章句者,训解科段之名,包氏、周氏就张侯《论》为之《章句》,训解以出其义理焉。不言名而言氏者,盖为《章句》之时,义在谦退,不欲显题其名,但欲传之私族,故直云氏而已。若杜元凯集解《春秋》谓之杜氏也。或曰:以何氏讳咸,故没其名,但言包氏,连言周氏耳。

    《古论》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解,而世不传,至顺帝时,南郡大守马融亦为之训说。

    [疏]“古论”至“训说”

    ○正义曰:此叙训说《古文论语》之人也。《史记·世家》:安国,孔子十一世孙,为武帝博士。时鲁共王坏孔子旧宅,壁中得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悉还孔氏,故安国承诏作《书传》,又作《古文孝经传》,亦作《论语训解》。《释诂》云:“训,道也。”然则道其义、释其理谓之训解,以传述言之曰传,以释理言之曰训解,其实一也。以武帝末年遭巫蛊事,经籍道息,故世不传。自此安国之后,至后汉顺帝时,有南郡太守马融亦为《古文论语训说》。案《后汉·纪》:“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