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十一先进第十一 (第1/6页)
卷十一·先进第十一 [疏]○正义曰:前篇论夫子在乡党,圣人之行也。此篇论弟子,贤人之行,圣贤相次,亦其宜也。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孔曰:“先进、后进,谓仕先后辈也。礼乐因世损益,后进与礼乐,俱得时之中,斯君子矣;先进有古风,斯野人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将移风易俗,归之淳素。先进犹近古风,故从之。 [疏]“子曰”至“吾从先进” ○正义曰:此章孔子评其弟子之中仕进先后之辈也。“先进于礼乐野人也”者,先进,谓先辈仕进之人,准于礼乐,不能因世损益,而有古风,故曰朴野之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者,后进,谓后辈仕进之人也,准于礼乐,能因时损益,与礼乐俱得时之中,故曰君子之人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者,言如其用之以为治,则吾从先辈朴野之人。夫子之意,将移风易俗,归之淳素。先进犹近古风,故从之也。 ○注“孔曰”至“人也” ○正义曰:云“先进、后进,谓仕先后辈也”者,下章云“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谓不及仕进之门,则此谓不从于陈、蔡得仕进者也。盖先进者,当襄、昭之世。后进者,当定、哀之世。云“礼乐因世损益”者,《为政篇》云:“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又周初则礼乐盛,周衰则礼乐衰,是礼乐因世损益也。云“后进与礼乐,俱得时之中,斯君子矣”者,言礼乐随世盛衰,后进与时消息,皆中当于时,故为君子也。云“先进有古风,斯野人也”者,言先辈仕进之人,比今则犹尚淳素,故云“斯野人也”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郑曰:“言弟子从我而厄于陈、蔡者,皆不及仕进之门,而失其所。” [疏]“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正义曰:此章孔子闵弟子之失所。言弟子从我而厄于陈、蔡者,皆不及仕进之门,而失其所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疏]“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正义曰:此章因前章言弟子失所,不及仕进,遂举弟子之中,才德尢高可仕进之人。郑氏以合前章,皇氏别为一章。言若任用德行,则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四人。若用其言语辨说,以为行人,使适四方,则有宰我、子贡二人。若治理政事,决断不疑,则有冉有、季路二人。若文章博学,则有子游、子夏二人也。然夫子门徒三千,达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唯举十人者,但言其翘楚者耳。或时在陈言之,唯举从者。其不从者,虽有才德,亦言不及也。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曰:“助,益也。言回闻言即解,无发起增益于已。” [疏]“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正义曰:此章称颜回之贤也。助,益也。说,解也。凡师资问答,以相发起。若与子夏论《诗》,子曰:“起予者,商也。”如此是有益于已也。今回也,非增益于已者也,以其于吾之所言,皆默而识之,无所不解。言回闻言即解,无所发起增益于已也。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陈曰:“言子骞上事父母,下顺兄弟,动静尽善,故人不得有非间之言。” [疏]“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正义曰:此章叹美闵子骞之孝行也。昆,兄也。间,谓非毁间厕。言子骞上事父母,下顺兄弟,动静尽善,故人不得有非间之言。”南容三复白圭,孔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覆之,是其心慎言也。”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疏]“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正义曰:此章美南容慎言也。复,覆也。《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覆之,是其心慎言也。孔子知其贤,故以其兄之女子妻之。此即“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者”也。弟子各记所闻,故又载之。 ○注“《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正义曰:此《大雅·抑篇》刺厉王之诗也。《毛传》云:“玷,缺也。”笺云:“斯,此也。玉之缺,尚可磨钅虑而平,人君政教一失,谁能反覆之?”意言教令尢须谨慎。白玉为圭,圭有损缺,犹尚可更磨钅虑而平,若此政教言语之有缺失,则遂往而不可改。为王者,安危在于出令,故特宜慎之。是诗人戒其慎言。南容之心,亦欲慎言,故三覆读此也。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疏]“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正义曰:此章称颜回之好学也。季康子,鲁执政大夫,故言氏称对。此与哀公问同而答异者,以哀公迁怒贰过,故因答以谏之。康子无之,故不云也。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孔曰:“路,渊父也。家贫,欲请孔子之车,卖以作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孔曰:“鲤,孔子之子,伯鱼也。孔子时为大夫,言从大夫之后,不可以徒行,谦辞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