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若镜(上)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4/5页)

皇甫渊认真的表情,柳絮飞知道他已经把话听进去,于是顺势改变话题。

    “你也老大不小了,还不准备安定下来吗?”

    闻言,皇甫渊宁愿柳絮飞没有更换话题,今天絮飞怎么搞的,净挑些他不爱听的话说。

    “你知道我对成亲没兴趣。”他才二十五岁,还没有老到非娶妻不可。

    “你怎么可以这么说?”柳絮飞打趣回道。“伯父伯母的感情这么好,简直就是一对神仙眷侣,你这个做儿子的,天天在他们身边居然没感觉,会不会太对不起他们了?”就算不向往爱情,最起码也不该排斥,可他却躲爱情躲得远远的。

    “就是因为他们的感情太好,我才觉得可怕。”眼中只有对方,身边的人一概视而不见,想起来就令人头皮发麻。

    “为什么?”柳絮飞不解。“一般人还巴不得父母的感情好,可你好像浑身不自在。”

    “如果你和我交换立场,你也会觉得浑身不自在。”皇甫渊干笑。“每当我瞧见爹娘在一起的时候,总有一种自己是多余的感觉,我想这种感觉,你一辈子也不能体会。”就是这样,他才害怕爱情,排斥爱情。

    柳絮飞沉默不语,的确他很难体会皇甫渊的感觉。他只知道皇甫渊的母亲在生下他以后便无法再生育,而他父亲则因为太爱他母亲而不愿纳妾,他因此成了皇甫家唯一的继承人,所有责任都落在他身上。

    柳絮飞也同样爱他的妻子,但比起皇甫老爷和夫人,自己和岚儿之间的亲密互动,还比不上人家的一半,难怪皇甫兄会有被排除在外的感觉。

    “其实,我觉得你和琳儿挺相配的。”柳絮飞哪壶不开提哪壶,皇甫渊整个人因此而清醒过来。

    “你说什么?”胡说八道。

    “我说真的。”柳絮飞微笑。“你们同样外表出色,家世相当,又是同行,可惜双方是世仇,否则可说是天作之合。”真是令人遗憾。

    “你别触我霉头,我才不想跟那匹野马扯上任何关系。”完全没个女人样,一天到晚往外跑,谁娶她谁倒霉。

    “缘分这种事很难说。”柳絮飞笑嘻嘻。“就我看,你们两个人很有缘,说不定月老早为你们两个人牵好线,只是你们还没发觉而已。”要不然怎么会明明躲着对方,还会在他的酒楼碰面?这就是缘分。

    “求求你别再说了,再说下去,我怕我中午吃的东西都会吐出来。”白白浪费了一桌好菜。

    “不说、不说。”柳絮飞从善如流的回道。“总之,你还是快点成亲吧!省得全京城的姑娘追着你跑。”

    自从“京城第一美男子”贺英烨成亲以后,那些云英未嫁的姑娘们个个全变了心,转到另一个“京城第一美男子”上头,要柳絮飞说,他认为皇甫渊可比贺英烨英俊多了,光是那份nongnong的男子气概,贺英烨就远远不如他。

    “别瞎说,既然不是你出的主意,那么我也不怪你了,咱们改天再相约喝酒。”皇甫渊实在怕了成亲的话题,赶紧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明白,改天见。”柳絮飞有趣地看着他慌张的背影,好想告诉他成亲其实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糟,反而充满乐趣。

    问题是皇甫渊压根儿不这么想,尤其当他一回到家,瞧见父亲竟拿着镜子和眉石帮母亲画眉时更是快昏倒。也不想想自个儿多大年纪了,还玩这一套,他们不会不好意思,他这个做儿子的都觉得难为情。

    皇甫渊原本想趁着父母不注意的时候,悄悄穿越花厅,回到自己的院落,没想到会被逮个正着。

    “渊儿,你回来了。”皇甫老爷手拿着眉石专心沾抹,一边同他说话,表面上像是关心他的动态,但皇甫渊知道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儿。

    “是,我回来了。”既然被发现,皇甫渊只得停下脚步,跟父母请安。

    “辛苦了,铺子里的生意都还好吧?”皇甫老爷心不在焉地问皇甫渊,所有的注意力全放在妻子那双柳眉,就怕失手没有画好。

    “还好。”皇甫渊笑笑,明白父亲只是问问而已,根本不是真的关心他。

    “那就好。”皇甫老爷的眼睛依然离不开妻子,全心全意地爱着她。

    “孩儿先行告退。”皇甫渊飞也似地逃回自己的院落,差点没被父母之间的恩爱气氛闷死,都快不能呼吸。

    陷入爱情就是这么可怕,他宁愿一辈子都不要懂爱。

    想起父亲专注的眼神,和每当提及母亲时温柔的语气,皇甫渊就不寒而栗,默默祈祷月老挠过他。

    ************

    当双方注意已久那只北宋汝窑粉青莲花式温碗,出现在市面上的时候,两家可说是抢成一团,谁也不放手。

    皇甫渊照例派出赵大掌柜和闵斯琳喊价,闵斯琳当然也不甘示弱,硬是和赵大掌柜抢到底。

    京城两家最具实力的古董商都出面了,其他古玩铺就算再有兴趣,也抵不过财力雄厚的闵、皇甫两家,只得做壁上观。

    两家确实竞争得很激烈,尤其是皇甫渊更是势在必得,说什么也丢不起这只粉青莲花式温碗,定要保住面子。

    双方你来我往,原本就已经价值不菲的稀世珍瓷,在双方的哄抬下,价格直往上飙。

    一千五百两。

    一千六百两。

    一千七百两。

    一只不过巴掌大小的瓷碗,随着双方的相互较劲,价格节节攀升,几乎快超过彼此的负荷。

    “不玩了。”

    就在赵掌柜一口气把价钱加到二干两之际,闵斯琳突然收手,乐得赵大掌柜以为这次她终于弃械投降,他也好捧着宝物回去交差。

    “张员外,我晓得您一直想要‘知香刻坊’的刻本,您若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