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_第二章有眼不识金镶玉散伙甩卖元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有眼不识金镶玉散伙甩卖元青 (第4/7页)

,最好别玩儿虚头巴脑的事!"

    这话一下子把金岳武说愣了,他瞪着眼问郑天友:"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谁玩虚头巴脑了?你把话说清楚!"

    郑天友道:"明摆着你和你舅舅画好圈让我往里钻,敢说你们俩没做扣吗?这样吧,如果你心里没鬼,那你先说说这个梅瓶到底能值多少钱?然后再说说那几张破字画!"

    金岳武终于听明白了,这不是无端猜疑吗?他一下子就火了:"敢情你是怀疑我和舅舅联手骗你?你怎么能有这种想法?别忘了,当时我是让你表态来着,你为什么当场不说话?"

    郑天友丝毫没有让步,他叫喊起来:"你一下子就把话说满了,我还怎么往下说?连小孩子都知道,干我们这行的哪有把底牌亮给人家的?"

    金岳武真是无可奈何,他长叹一声道:"干脆你明说吧,依你看这些东西到底值多少钱?"

    郑天友道:"前几天我买的那个大瓷缸,你也承认那是够路份儿的文房精品,不才花一万六吗?这梅瓶和画缸相比,哪个更值钱?你舅舅说别人给两万六他都没卖,你信吗?反正我不信!"

    金岳武道:"梅瓶和画缸根本就不是一路东西,怎能放在一起比?再说,是一个年份的吗?我看这样吧,既然你这么想问题,咱俩也别矫情了,回去以后我立马就拆兑钱,这次在长春买的东西全算我一个人的,连你的路费我也包了,这样行不行?不过,咱得把话提前说清,我如果拿这几件东西赚了钱,你可别捯后账!"

    应该说金岳武这话说得很到位,搔到了郑天友的痒处,因为他了解郑天友。怎奈郑天友此时已经不相信金岳武。他转了一下眼珠,权衡一下利弊,然后说:"咱俩在一起共事这么多年,你应该了解我,我是那种不仁不义的人吗?我就是直来直去而已,从来不会蔫坏损。你现在也别把话说得那么绝,以后咱还怎么共事?不过,我同意你的意见,咱赶紧回去把这些东西卖了,因为我看着闹心!"

    这算什么人呢?金岳武火冒三丈,但他压住火气,一字一句地和郑天友叫板:"这话可是你说的,我暂且依你。那么,这些东西是放我家卖,还是放你家卖?"

    郑天友道:"放我家吧,我家比你家地方大。"

    话就这么说定了。金岳武暗想:为什么倒腾古玩的净耍家鞑子呢,却原来一沾钱的事人与人竟这么难沟通!于是他干脆说:"天友,价格你看着定,想卖什么价,随你便。"

    郑天友也不客气,点头应允。回到家第二天,郑天友便给贾有道打电话,说:"哥们儿,我手里有俏货,你来看看哎,劳你驾把那个柳三羊也叫来,他不是挺在行吗?"

    于是,柳三羊和贾有道来到郑天友家,柳三羊也就由此知道郑天友手里曾经有过元青花。因为那天柳三羊一见那个梅瓶,就看出是元代的东西。他有心想买,怎奈手里没有这么多钱,便望洋兴叹。恰巧那几天老婆马珍珍闹得厉害,他没法找老婆要钱。柳三羊是个忠实于老婆的人,手里没有小金库,每个月发了工资都全数交给老婆,花一点要一点,所以眼下机会来了也只有干看着。

    郑天友先后找了所有他能说上话的人,都因为他开价过高,梅瓶和字画都在手里窝着。不得已,他又把东西送到金岳武家。并且对金岳武说,看起来咱这拨东西确实买高了,要压手里了。当金岳武问清了他的卖价时,差点没背过气去。他对郑天友没好气道:"你喊的价也太高了!我们得贴着谱要价,因为有行情管着,哪能一口吃个胖子?"

    郑天友嘿嘿一笑道:"那你看着卖吧。不过,成交的时候我得在场。"

    金岳武道:"当然。"心说,我料定你会这样。

    金岳武把东西撂在家里,就东奔西走找客户,他丝毫没留意最近老婆在干什么。倒腾古玩的人各家有各家的情况,老婆也各不相同。

    金岳武的老婆叫沈蔚,原来是棉纺厂的挡车工。自从生完孩子,身体就一直不好,长期歇病假,企业一分钱不给。孩子越长越大,不那么累人了,她的身体也渐渐好转。她感觉车间里每天那八个小时她现在能盯了,就找到厂领导。谁知此时全国纺织业大换血,淘汰老机器,引进新设备,人员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沈蔚的厂子是动得比较晚的,可是,改革、下岗这一天终于还是来到了。厂领导动员她买断。她看到老公金岳武倒腾古玩已经上路,家里好歹也比过去有了起色,便下决心办了"买断工龄",拿了几万块钱回家,从此与企业一刀两断。领导和她谈话时说,这不叫"买断",叫"解除劳动合同"。她莞尔一笑,心说有什么区别呢?虽说这些年她歇病假企业并不给她钱,可总好像还有个什么依靠。所以,一走出棉纺厂,沈蔚突然像没了娘的孩儿一样,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个劲儿往下掉,心里一下子冷到底了。

    沈蔚的父亲是个画家,但不幸早逝。沈蔚没沾上父亲的什么光,却遗传了喜欢艺术的细胞。她自幼学画,高中毕业的时候还考过美术学院,虽然没考上,但热爱艺术的一颗心却始终没有泯灭。在纺织厂淹没了这些年以后,见到金岳武往家里拿的都是艺术品——尽管那些东西不一定品位都高,却把她对艺术的兴趣重新勾了起来。她问过金岳武:"你整天倒腾古玩,怎么不先读读书呢?"金岳武道:"古玩行的事,老娘们儿家别瞎掺和!"可是沈蔚心里明镜似的,金岳武那么瞎买瞎卖根本不行,古玩行是艺术和商业搅在一起的,里面的水很深。

    沈蔚走进了书店,书太贵,她把口袋里的票子都捏热了,也没舍得买。她得当家过日子。可她必须先把自己弄明白,然后给金岳武一个当头棒喝。于是,她和巴兰一样,也走向马路边的书摊,也买了一本盗版的《古玩收藏手册》。她没翻几页,立即被书里的内容吸引了。因为这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正适合沈蔚这种类型的读者。回到家她便开始苦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