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3/5页)
龚原曾任兵部侍郎,肚中自然比师兄弟多了好几卷书,只听他朗朗吟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 李宝嚷道:“唉呀呀,师父果真入了诗了!嗯,横行青海夜带刀,比‘流星飞龙’叶带刀更有韵味。”又忙问:“下一句呢?” 龚楫微微一笑,道:“西屠石堡取紫袍。” 梁兴等人不禁面面相觑,作声不得。龚楫又道:“师祖当年共收了四个徒弟,师父是老大,但其它三个是谁,却从未听师父提过。” 燕怀仙猛然想起那夜枯木和尚、大树道长唤夏紫袍做“二师兄”愈觉其中果有隐秘。 桑仲沉吟道:“说不定只是巧合而已…且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龚楫道:“哥舒便是唐朝大将哥舒翰。”李宝岔道:“听说师祖最恨番人,这哥舒翰不正是个番人?却拿咏他的诗给徒弟做名字。” 龚楫笑道:“师祖只恨生不能灭契丹,讨西夏,这哥舒翰是突厥人,不相干的。” 宋代边患颇重,北有大辽,西有西夏,故而一般武人俱有立功边塞之念。 李宝摇头道:“师祖若能活到今天,辽国已被金国所亡,契丹已没得好恨了,只能去恨女真。咱们汉人哪,今天这个番,明天那个番,要恨是永远恨不完的。” 龚楫不理他胡扯,续道:“哥舒翰于天宝年间任安西节度使,屡破吐蕃兵,控地数千里,西鄙人歌之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吐蕃总杀尽,更筑两重濠。’…” 李宝又打岔道:“这歌儿没什道理,为何一定要夜带刀,白天难道就不能带刀?还好师父姓叶,不姓白…”梁舆笑骂道:“泼季三,你莫多嘴。” 龚楫道:“至于这石堡城位在青海湖东南的日月山上,三面凌空,形势险绝,唐与吐蕃数度大战于此,最后哥舒翰以十万兵众硬攻,踏尸而登,朝廷录其功,不但将他加官进爵,甚至还把他的一个儿子也封为五品官,故曰‘取紫袍’——只有五品以上的大官才有资格着紫衣。” 梁兴等人听了都暗自摇头,只觉这哥舒翰未免太过忍心,岳飞却叹息一声,道: “大丈夫生世便当如此,在边塞上一刀一枪,搏个封妻荫子…” 杨太立刻冷哼一声:“你只管封你的妻,荫你的子,做你的赵家奴才,大丈夫个屁!” 梁兴喝道:“人家不过是为国尽忠的意思,你又在那边瞎说什么?” 杨太天不怕地不怕,就只不敢和大师兄顶撞,嘴里咕咕噜噜的走到一边去了。桑仲笑道:“封妻荫子又有什么不好,如今天下大乱,正是给咱们这种人混个大官做的时候,若在太平时节,咱们站在边上凉快,人家还嫌咱们碍事呢!” 拂晓时分,已走至离平定军不远的地方,梁兴朝马背上的岳飞拱拱手道:“咱们还要走回头路,就此别过。岳兄勇武绝伦,在军中必有出头的一天,但愿你我赤心报国,早日殄灭金贼。” 岳飞竟有点依依不舍的样子,翻身下马,抱拳道:“诸位身怀绝技,岳某人好生敬佩,若不嫌弃,便请与诸位结为异姓兄弟如何?” 梁兴喜道:“那是最好不过了。”当下一齐跪倒,撮土为香,祝祷完毕,互磕了几个响头。岳飞时年二十四,比梁兴小一岁,便也改呼梁兴为“小哥”又与桑仲等人一一叙礼,唯有“火哪咤”杨太闪过一边,连理都不去理他。 分手之后,梁兴立即数说道:“老么,那岳飞确是条好汉,你何必老给人家下不了台?” 杨太哼道:“一心想当那赵昏君的奴才,还会是什么血性汉子?将来必定又是个欺压百姓的混帐武官!” 余人俱各摇头不迭,却也拿他没辙儿。不多时,重又走回太行山区,折向南行。几天来,出太行、入太行已绕了好大一个圈子,途中竟经过数天前金兵扎营之处,燕怀仙不知怎地,蓦觉一股苦味翻上心头,痴楞楞的发起呆来。 “泼虎”李宝这回再不敢夸口自己识路,却落在最后跟着人家走,边哼着小调儿,把“大夏龙雀”神刀擎在手中翻来覆去的瞧。 燕怀仙曾为这刀出过大力,如今却连看都懒得看上一眼,尚嫌李宝烦人,不时开口骂他两句。 桑仲忽道:“师父说这刀藏有宝藏,不知到底是真是假?” 李宝一直都还未想到这层,傻子似的怔了怔,才拍手叫道:“对呀!咱们先瞧瞧!” “呛啷”一声,反手拔出宝刀,顿时光芒四射,惊得一群老鸦“扑刺刺”往天空飞去。 燕怀仙眼睛方自一花,忽觉一团阴影当头罩下,幸亏轻功天下无双,脚不弯,腰不扭,便生生横移出五尺,但闻“通”地一响,一块数百斤重的大石正砸在自己刚才立足之处。 “翻江豹子”张荣喝道:“埋伏!”人已窜到山道边的绝壁之上。他平常最不喜欢说话,即使出声警告同伴,用语也是能省则省。却见另一条人影比他更快的直冲而上,半空中打个盘旋,一把将那躲在绝壁边上的人揪了出来。 那人尖嚷道:“燕五,我跟你拼了!”虽被紧紧抓住肩膀,却仍拳打脚踢,泼辣十足。燕怀仙当即松手,让到一旁,诧道:“夏姑娘,你怎么会在这里?” 夏夜星闷声不吭,又抽出一柄短刀,没命冲来,燕怀仙于心有亏,只是闪躲,见她简直如同一头蛮牛,一击跟着一击,毫不放松,只得翻掌将刀拍落。不料那小姑娘不甘休,凶猛无比的和身扑来,指甲、牙齿全都用上了,闹得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