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功过千秋 (第6/6页)
在白市驿机场的跑道上徐徐滑动。飞机发动机的巨大轰鸣使得空旷的机场充满峡谷一样隆隆的回声。飞机开始加速,机轮在与地面跑道的剧烈摩擦中爆发出一阵阵尖锐刺耳的震颤。这是人类智慧和意志力量在挣脱大地束缚时发出的痛苦战栗与呼号。很快,飞机昂起机首,机轮在加速度的作用下猛然挣脱地面,腾空而起。 机舱里,史迪威深情地注视着地面上这座满目疮痍的城市,注视着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备受苦难的人们,他在日记中写下中国之行的最后一页: “走啦!——谨祝胜利,爱你们的美国人约瑟夫·W·史迪威。” 4 美国人民家喻户晓的战争英雄,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史迪威在毫不为人所知的情况下抵达华盛顿机场。他一走下飞机,立即被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严密看护起来。没有新闻记者,没有高级官员和将领来迎接他,也没有举行欢迎英雄的凯旋仪式,只有一名国防部上校公事公办地向他转述了总统和总参谋长的问候。 此前,史迪威已经得到警告,他必须对自己的一切言行负责。因为此刻美国正在举行四年一度的换届大选,罗斯福总统不想给他的政敌有可乘之机。 一连几个月,史迪威被软禁在加利福尼亚的家中。他的行动处处受到监视,房屋四周有宪兵站岗。为了防备那些无孔不入的新闻记者捣乱,联邦调查局甚至取消他出门的自由。如此待遇使史迪威愤怒到极点。但是无论他怎样大发雷霆或者抗议也无济于事,昔日军界那些老朋友全部销声匿迹,连马歇尔将军也借故不愿见他,他们全都慑于白宫那个大人物的权威。 “天哪!”史迪威在日记中咒骂到“难道这群混蛋真的以为我成了杀人犯?!” 唯一使得将军得到安慰的是同家人的团聚。妻子温妮和两个女儿,还有小儿子本恩形影不离地陪伴他,陪他在花园里散步,给他讲述这些年来家乡的种种趣闻。到晚上,一家人还有那条叫基尔的大耳狗都围在壁炉旁,听本恩长子小约瑟夫从南太平洋前线寄回的信件。但是无论家庭生活多么温馨也无法抹平史迪威心中的创伤,他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孤独,更加暴躁。他的身体开始明显变坏,胃病和肝区疼痛使他不得不住进医院。 史迪威被解职软禁和罗斯福总统屈服于忘恩负义的中国人的消息还是透露到报界。一时国内舆论大哗。罗斯福总统不得不为此专门召开记者招待会。好在竞选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总统的竞选对手杜威议员尚未来得及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为期三天的全国公民投票就开始了。投票结果,罗斯福以压倒多数第三次当选美国总统。 一九四五年元月,连任的美国总统解除了对史迪威的秘密禁令,并在白宫召见他。满面春风的总统邀请客人共进午餐,并宣布授予约瑟夫·W·史迪威上将“荣誉军团勋章”和“橡叶勋章”各一枚,以表彰将军在中国和亚洲战场作出的巨大贡献。有记者当场追问:既然史迪威将军指挥了一场出色的战争,那么怎么解释将军突然被撤职一事?总统看了一眼愁眉不展的史迪威,轻松地回答道:“哦先生,不是撤职,是召回。我想部分原因是因为将军的身体不大适应那里的气候。” 元月下旬,中印公路全线开通,委员长代表中国政府宣布:把这条国际公路正式命名为“史迪威公路”消息传到美国,史迪威名声大噪,再度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罗斯福顺应民心,不失时机地任命史迪威担任美国本土陆军部队总司令。郁郁不乐的史迪威始终念念不忘打败日本的夙愿,在他的坚持要求下,同年六月获准转赴南太平洋战场,出任美国第十集团军总司令,亲自参加了进攻日本本土的最后作战。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九月二日,史迪威出席了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甲板上举行的受降仪式。这是他作为军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当他看到日本代表重光葵外相和梅津将军在投降书上签字时,一切个人的委屈和辛劳都得到了报偿。 将军心中的伤痕部分地得到了抚平。 一九四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史迪威突然因健康恶化住进医院。医生在他的腹部发现多处肿块,确诊为胃癌晚期并扩散到肝脏。医生无法解释一个身患绝症的老人何以会那样精力充沛地活跃在战场上。政府和军界要人闻讯纷纷赶到医院同将军诀别。当副总统问及病人有何心愿时,史迪威只提出一个要求,希望获得一枚“战斗步兵纪念章”人们俱感大惑不解。因为在将军一生中,他已经获得过几乎所有重要的美国荣誉勋章,但是他在弥留之际却念念不忘得到一枚凡是上过战场的士兵都能得到的这种普通纪念章。 十月十一日,陆军部长史汀生亲自满足了将军这个渺小的愿望。 十二日中午十一时,史迪威将军在昏迷中悄然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5 一个哲学家这样写道: “历史苛求个人固然是个人的不幸,但是民族苛求个人却是整个民族的不幸。” 我希望我的同龄人,除了知道一个白求恩,还应当知道更多的外国人;除了知道“文化大革命”还应当知道更多的被称作“历史”的那种东西。 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五日。南京。 委员长在总统官邸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基督教追悼仪式。事先没有发布公告,没有邀请各国使节,只有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先生及夫人参加了悼念仪式。委员长刚刚出席完一次秘密军事会议,满脸倦容。他在牧师做完祷告后划了一个马马虎虎的十字,然后请大使向美国政府及史迪威亲属转达他的悲痛之情,随即匆匆离去。 悼念仪式进行了不到二十分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