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下)_第六十九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第2/3页)

着,也觉出自己圆润的面孔在暖暖的空气中破狼前进着,更觉出自己的耳聪目明。傍晚的村景漾出一股暖洋洋的气息,家家户户都冒着炊烟,蒸窝头的香气、烧柴火的烟气在村中浮荡,太阳的余晖在这片浮荡中酥软下来,光线变得弯曲柔和,棉线一样缠绕在树梢上。村边的麦田里已经开始发黄的小麦散发着半青半熟的香气,飘荡过来,撩撩逗逗地拂动着柳条,将农村的气息搅得十分稠密。吸一吸鼻子,就会觉出这里最浓烈的还是太阳晒热的泥土的气息,走在农村的田地上,会觉得人类不过是在土地上刨食的一群小动物。

    吱嘎嘎又推开一扇土围墙的小院门,四四方方的小院里也闹嚷着一拨人在排节目。父亲原来的秘书苏小钟是部里造反派的头头之一,也被军宣队轰到干校来了,他正领导着排练一个小合唱,四个高矮差不多的年轻女干事并肩站在那里唱着《七绝。为女民兵题照》,这是毛主席的诗词:“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苏小钟像个孙猴子精干黑瘦地立在那里,张大嘴叼着口琴,吹着伴奏。练一阵挥手停下来,对四个女干事做点指导:二重唱的配合问题了,咬字清楚不清楚的问题了,声音饱满不饱满的问题了;又从头开始再来一遍。他先用口琴吹一段前奏,结束时很有节奏地加大音量,发出准备的信号,同时举起一只手打拍子,四个人便在他的指挥下放声唱了起来。

    在苏小钟身后,站着一个比苏小钟高半头的女人,一张胖胖的长圆脸转来转去,有些敦厚又有些凶恶地看着排练场面。卢小慧知道,这是苏小钟的妻子,原来是一家工厂的工人,后来被苏小钟调到农林牧业部看茶炉,是部里出了名的醋罐子,有事没事和丈夫闹一闹,她用冷冷的目光在苏小钟和四个年轻女干事之间扫来扫去,那双大而无神的眼睛露出明显的不耐烦。没过一会儿,她显得很贤惠地两手相叠在身前一放,说道:“先吃饭吧,他们都吃了,你还没吃饭呢。”四个清秀的女干事停住唱,对苏小钟说:“你也先吃吧。”苏小钟却煞有介事地往空中伸一下手,说道:“吃不吃饭有什么要紧,等联欢会结束了再吃也行。”他眨着一双陷在深眼窝里的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站在一旁的卢小慧,问道:“我们的节目排第几?”卢小慧看了看节目单,说:“第五个。”苏小钟说:“没问题,排第一个我们也敢上。”

    四个女干事都觉得苏小钟挺有趣,看着他扑哧一笑,他就更加有趣地眨着眼说道:“节目不在大小,人不在多少,主要是精神饱满,要一登台就走出精神来。”他瘦小地立在那里,一边说一边做出正步登台、挺胸抬头立好的示范,那动作的夸张性又逗得四个女子笑得弯下腰,还高兴地相互拍打着肩背。苏小钟故作认真地眨着眼问:“你们笑什么?这有什么好笑的?”四个女干事笑得更快活了,苏小钟的老婆站在后面,露着一脸的不高兴。卢小慧冲站在一边看热闹的房东,一个窄头窄脸的中年农民点头招呼了一下,便出了院子。这个世界人和人真是差别很大,聪明的苏小钟居然对身后的老婆浑然不觉,只顾自己撒欢地说笑,也不怕晚上挨揍。他老婆当众摆出那样一张面孔,也实在不合体。这样想着,她便又觉得自己聪明。

    她又匆匆地来到村外河滩旁,这里一间一间都是铁架铆着洋铁皮搭就的临时房,铁皮没有落到底,可以看见屋里一双双穿着拖鞋的赤脚站着或移动着。铁皮房一排挨一排挤得密密的,像是在国营养猪场里看到的大猪圈,有的男人正站在门口双手一上一下拉着毛巾擦着赤裸的脊背,也有男人没好意思脱下外衣,一手把它撩起来,一手用毛巾在衣服里边擦着。卢小慧正走着,一扇后窗突然开了,一只手臂和一个脸盆在眼前一晃,一盆脏水泼了下来,她仓促地躲闪着。在这人烟稠密的一排排平房中穿行,往地上放脸盆的声音,在脸盆里搓毛巾的声音,一家两口子说话的声音,一屋子人嘈嘈嚷嚷的声音充塞着她的耳朵。

    一根一根木桩拉着铁丝,上面晾满了各式各样的衣服,有的还在淅淅沥沥地滴水,房前房后都泼得水汪汪一片泥汤。

    穿过这片五。七干校的临时宿舍,就到了河滩旁,这里又有五六堆人在排练节目。一拨人正做出冲锋陷阵夺取革命胜利的群体造型,一面红旗刺向高空,举旗的人挺胸向前,后面的人紧随其后,在静止的造型中,摆出了一幅前赴后继的动感。一群人在练唱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扮演杨子荣的是个瘦高的中年干部,瘦长的脸,正在唱“打虎上山”一段,摆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