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流浪金三角寇志 (第4/5页)
还是主持公道,不赞成部下之间扩大矛盾。所以米团长和汉人官兵都大大松了一口气,或者说他们心里原本就不大相信友军会对自己开枪,谁能置这种鲜血浇灌的战斗友谊而不顾呢? 许多年后当地人向我重提这桩历史公案,言辞仍然十分谨慎,甚至显得有些作贼心虚和鬼鬼祟祟。我的问题集中在一点:米团长为什么坚持不肯把俘虏交给政府军?我认为打仗主要是政府军功劳,政府军是主力部队,自卫队只是配角,如果没有政府军发动声势浩大的佯攻牵制,他们能从背后顺利摸上去么?打个简单比喻,好比前锋一脚进网,成为致胜金球,难道这不是全队共同努力,后卫掩护,中场传球等等的结果?如果变成前锋球员一个人功劳,大家会服气么?不会发生内讧么?米团长为什么恰恰不懂得这个简单道理?他不是破坏团结么?他不是制造流血事件的罪魁祸首么? 总之这个事件始终成为一个历史之谜,因为事件关键人物之一的那个少校营长被自卫队当场打死,而坚将军后来平步青云,身居内阁要职和大权在握。向我提供事件内幕的人警告说,如果被军方知道泄密来源,他们将死无葬身之地。我说有那么严重吗?他们恨恨地顿足,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据说第一阵枪声响起时,米团长肩头中弹,至少还有十多个自卫队员当场倒地毙命。米团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居然有人从背后向他们开枪袭击?环视四周,这才发现事态变得十分严重,对方已经悄悄展开来,抢占有利地形,像狼群一样不声不响露出牙齿,要把他们置于死地。可以想象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对方人多,占据绝对优势,自卫队一开始就遭到很大伤亡,所以米团长眼看队伍伤亡增大,唯一办法就是,留下俘虏,换取一条生路。 不料此时对方却不肯罢休,他们好像下决心要把这些汉人赶尽杀绝,不留后路。空气中有了嗡嗡的马达声,两架武装直升飞机赶来助战,这是当今世界最完美的杀人机器,一瞬间火箭像冰雹一样落下来,大口径机枪把汉人的脆弱肢体拦腰打成两段。人像蚂蚁,像不会飞的蚂蚱,像一堆蠕动的蛆虫,听凭战争机器大肆屠杀。米团长带领少数弟兄拼死还击,总算逃进丛林捡了一条活命。 多数官兵暴尸荒野,死无葬身之地。流血事件发生,自卫队指挥官向政府军提出强烈抗议。政府军答:袭击事件系泰共所为,我方阵亡营长一名,士兵多人,希望友军不要中了敌人jianian计。 总指挥坚中将代表国防部正式照会自卫队,政府军执行正常任务肃清残敌,所有自卫队阵亡官兵都将受到政府抚恤。自卫队官兵必须忠于国王,服从命令,不得纵容反叛分子挑拨。云云。 考科考牙一战,自卫队原本大获全胜,活捉游击司令,指望论功行赏,落得个皆大欢喜的美满结局。不料最后风云突变乐极生悲,突击队惨遭毒手,许多官兵不明不白命丧黄泉,元气大伤,只好偃旗息鼓,夹着尾巴回到美斯乐。 6 曾经威风八面的前国民党残军好比一头垂死的兽中之王:骨瘦如柴,牙也掉了,爪也断了,浑身长满疥疮,眼睛也睁不开,成天躲在山上昏昏欲睡的样子。就是这样一头病大虫,政府还是采取严密控制的措施,在金三角所有通往难民村的主要道路派驻军队,有些类似军管的意思。难民只许在山上生活,下山要经过批准,由军队发给通行证,如此等等。所以许多人至今回忆起来,都说跟劳改队差不多。 更可怕的是,无论金三角哪里打仗,一有战事,政府军一出动,难民村就人人自危,家家关门闭户,如同世界末日来临一般。雷雨田说,1982年,考科考牙大战之后,毗邻满星叠,黑虎师大举围剿坤沙张苏泉,隆隆炮声传来,美斯乐家家户户提心吊胆夜不能寐,不是害怕炮弹落到自家头上,而是唯恐国王一声令下,男人又要被赶上战场当炮灰,去打那些张家军的汉人同胞。 不知政府觉得这头病大虫真的不管用,还是黑虎师深怕被自卫队抢了风头,总之后来再也没有召唤汉人自卫队出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斯乐风平狼静,金三角这方天地总是狼烟四起,自卫队有枪,有组织,有战斗力,他们血脉相连,人多势大,而且许多人暗中还在走私、护商、贩毒和做违法生意,他们与坤沙以及金三角一切地方势力都有千丝万缕的天然联系。“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果泰国政府决心彻底消除后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汉人归顺,他们还必须痛下杀手,彻底打断这头病大虫的脊梁,拔去它的尖牙和利爪,剜去反骨,把它变成一头温驯的食草动物。谁都知道“养虎为患”的后果,如果养的是狗,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只有战死者不理会政府的忧虑和活人恐慌,他们静静地躺在地下,眼睛长久地注视深邃的天空。他们坟头开始长出茂密的荒草,一年一度清明节,人们似乎记起他们长眠不醒,记起他们撇下家小走上黄泉不归路,于是哭声和香烛烟雾就一齐缭绕在金三角上空,久久不肯散去。 7 荣民队是台湾称谓,就是伤残军人养息所,大陆习惯说法是“荣军院”或者“荣军疗养所”称呼不同,实质是一回事。 金三角有许多荣民队,人说金三角有三多:寡妇多,坟墓多,残废多。斯言当不谬。另外但凡汉人难民村都有两道特殊风景:一道是阵亡将士公墓,另一道就是荣民队。公墓是死去的历史,荣民队则是活着的纪念。 美斯乐荣民队在村南山脚下,现有荣民二十八家,占地十几亩,盖了一模一样的铁皮房子,一户挨一户,好像从前那些掸族士兵,站出歪歪扭扭的几排队列。大门有座简陋牌坊,书有“美斯乐荣民队”几个黑红大字,字迹不大工整,且已经模糊,看得出年深日久,让风雨消蚀了住户的自豪心情。进了牌坊有片水泥地,竖有一只简易篮球架,也就是球场。西面大屋子是娱乐室,横楣上有“荣誉室”三个字,供人打牌休闲或者抽烟喝茶娱乐。整座荣民队死气沉沉,鸡不叫狗不吠,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对于我要到荣民队采访,自治会长丰先生通过向导小米传话给我,对那些荣民,一定要捐赠一些钱财表示慈善。那些台湾来的慈善家都是这样做的,有捐钱,有捐物,还有捐房子汽车,等等不一。至于我应捐数目,丰先生开了一个金口,他说,就一千铢泰币吧。 我问小米,是说一人一千铢还是全体一千铢,小米眨巴着眼睛回答不上来。以当时汇率,一千铢大约折合将近三百元人民币,本来以我的情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