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巅峰_第九十四章这是演习上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这是演习上下 (第3/5页)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偷袭的意图,已经暴露无遗!

    红军空中指挥官很快做出了决定,放弃本次偷袭,撤回机场。

    没有地面雷达网的保护,已经暴露了行踪的红军飞行编队,只会成为对方战斗机、地面高炮、防空导弹的目标。与其在不利的情况下,在对方的地盘上打一仗,还不如返回机场,从正面展开强攻,起码还能得到地面雷达支持。

    他的打算是好的,可惜,他们从出发的那一刻起,就被卫星缩定,无所遁形。

    蓝军的战斗机早已经在防空导弹阵地外,等待很久了,从卫星传来的信号,一看到红军打算跑,他们马上追了上去。

    蓝军的战斗机,模拟的是美军的F-16,改进后的歼七和其相比,速度相同,机动力大致相仿,但最大航程,只有F-16的一半,并且,在航空电子方面,和对方根本不在同一个级别!

    因为要保护轰炸机,红军的机群不可能飞得太快,蓝军的战斗机很快就追上了对方大队机群,但在预警机的指挥下,保持者和对方七十公里的距离。

    F-16和歼七的另一个区别,就在于机载武器。

    F-16的武器系统,是最多可以挂载六枚AIM-120中程空空导弹,或者说,挂载四枚AIM-120中程空空导弹,再加挂两枚AIM-9短程空空格斗弹。飞机上,并没有航炮的位置。

    而歼七,则是采用的航炮与短程格斗弹相结合的配置。

    假如说,空军发展早期,雷达系统还不够完善的时候,歼七的配置,可以说是非常完美。可是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下,这种配置,已经显现出极大的弱点。

    F-16突然加速,将距离缩短到四十公里距离,然后发射了一枚AIM-120,随即将速度放慢下来,继续缀在后面。

    AIM-120是世界上第一款发射后不管型导弹,为中程空空导弹,其标称最大距离为八十公里,但考虑到这是尾追攻击,最大攻击距离被判定为五十公里。这款导弹的制导原理是:导弹脱离机体之后,前面部分的飞行,由战机的雷达系统提供照射引导,进行隐蔽飞行状态,在进入最后二十公里的近程格斗距离时,导弹主引导雷达才开机,以达到战术的突然性。

    从战场态势图上,一条条蓝色的细线,射向红军机群。这时,蓝军战斗机为引导导弹,提供的雷达照射,也惊动了整个红军飞行编队。刹那之间,红军的机群出现了混乱,直到AIM-120到达攻击距离,打开主引导雷达,红军才完成编队调整,所有的战斗机都留下来,做好与敌机进行空中格斗的准备,掩护轰炸机先行撤离。

    但是,他们等来的不是敌机,而是敌人远距离发射的空空导弹!

    演习指挥部再次跳出评定画面,判定,由于空空导弹正截面小,红军机载雷达将在五公里距离,才能发现该型号导弹,作出应对动作。

    也就是说,直到AIM-120逼进到,距离红军掩护机群五公里的地方,地面雷达网才为他们提供导弹攻击的讯号。

    当AIM-120突然出现在机载雷达屏幕上时,这造成了红军战斗机群的又一次慌乱。许多战斗机还没来得及做动作,就被判定击落,而更多的飞机则慌忙抛撒干扰箔条、开动电子干扰系统、做小范围大机动,尽量避开对方的空空导弹。

    然而,演习指挥部判定,蓝军的中程视距外攻击是成功的,认定本次攻击,即便红军采取了机动规避,但对方的成功率仍然高达百分之五十,约有五分之一的战斗机被关闭了武器系统,要求退出本空域。

    这个时候,红军的空中指挥员,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全军而上,突破蓝军的超视距作战防线。采取近距离格斗的方式,发挥本方机炮优势,拖住蓝军攻击机群,掩护本方轰炸机脱离。

    他的想法是好的,决定也是大胆的。而蓝军方面,大概是认为胜券在握,留下了三分之一的战机迎战,其余三分之二,在预警机引导下,绕过本空域,企图将红军空中力量,一战扫平。

    红军的歼七,与蓝军模拟的F-16,双方的速度相仿,一个是2。1马赫,一个是2马赫,一旦正面对决,很快就冲到近程格斗距离。

    在此期间,蓝军又施放了一次中程空空导弹,在高机动中,演习指挥部判定本次攻击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三十。至此,红军的战斗机已锐减近四分一!

    在演习开始之前,按照红蓝两军的战斗机配置,演习指挥部为蓝军配置的战斗机为三十八架,红军则因为歼七的造价低、技术成熟,拥有战斗机共计七十六架。

    在经历过地面防空导弹伏击、中程空空导弹尾追突袭、正面交战时敌机再次施放中程空空导弹,红军还保有战机五十三架。

    而留下来迎战的蓝军战机,因为只有主力机群的三分之一,所以共有十二架。

    一十二对五十三!

    在机载电子设备远超红军飞机,机动性大略相仿的条件下,蓝军为此次轻敌付出了惨重代价!

    红军以拚刺刀的精神,一进入格斗距离,便以三架,甚至四架战斗机围攻蓝军一架的作战方式,像狼群一般扑了上去。

    战场态势图上,无数代表短程格斗导弹的蓝色、红色线条,充塞了这片空域。

    空中战斗进行的极为快速,几分钟时间,蓝军出两架战机逃离战场,向本方突围,其余被判定全军覆没!

    红军赢得并不轻松,他们自己,也损失了十九架战机!

    等到蓝军攻击轰炸机的战斗机群匆匆赶来,空战已经结束。双方的战机所携带弹药基本都已用完,仅蓝军发起了一次超视距齐射,击落红军六架战机,这次迂回与伏击之战,才正式告一段落。

    十比二十五!

    一比二点五的击落交换比!一千四百万美元,对三千七百万人民币,就飞机造价来说,算不上谁是胜利者。

    但是,蓝军却依靠这次空中作战,成功地将红军庞大集群,瘦身到与本方大致相等的地步,实现了本方的战略目标。逼迫红军的空中力量,改变夺取制空权的设想,而退缩到地面雷达网的范围内,变成了一只单纯的防守型空军,而任由蓝军飞机,在空中肆虐。

    空战从红军中伏,到双方退出作战空域,整个持续过程,仅仅一刻钟,而这一刻钟,就彻底改变了红蓝两军的下一步作战计划。

    也就是在蓝军指挥部,得到空战结果之后不到半小时,蓝军的地面炮火就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