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韩国讲韩战 (第2/4页)
,便指示林彪把这三个猛虎般的雄师连同全部装备移交朝鲜政府。当1950年4月18日最后一个朝鲜师回到元山时,李承晚还不知深浅地继续向北方进犯。金日成迅速以这三个师为骨干,组建成十五万精锐大军。6月25日,在斯大林的默许下,瞒过毛泽东,一举越过三八线,破汉城、拔水原、克仁川、陷大田,一眨眼的工夫就解放了90%以上的南方,把残余的美韩联军追杀到洛东江以南的狭小区域。那些老八路和四野出身的人民军,曾经打四平、困长春、战锦州、夺营口,曾经31小时拿下天津,让傅作义乖乖交出北平,曾经“宜将剩勇追穷寇”把小诸葛白崇禧的二百万江南子弟兵打得灰飞烟灭,眼前这点芝麻仗哪够他们打的?金日成兴奋得已经把祖国统一大会都筹备好了。 然而战略伟人毛泽东闻讯后大为担忧。他知道美国必会插手,三八线突破的不是半岛南北的边界,而是东方与西方的边界,美国岂能袖手旁观?果然美国“二战”名将麦克阿瑟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打动了国会。年过七旬的麦克阿瑟重披战袍,就任联合国军总司令,要把大韩民国“从共产主义的魔爪下拯救出来”老麦克冒着五角大楼的一致反对,以1比5000的赌胆,把宝押在了仁川登陆上。因为从军事上看,仁川登陆的成功几率只有1/5000!那里的潮水涨落差最高时达11。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涨落差。退潮时,几百年所淤积的泥滩延伸近4公里。因此登陆冲锋只能在高xdx潮时进行,可仁川的高xdx潮只有早上6时59分和下午7时19分各一次,每次时间不到两小时,如果两小时之内不能突破岸防,那搁浅在泥滩上的舰队就会成为炮火的活靶子。就在这两小时之内,还要攻占控制全港的要地月尾岛,还要冲过潮速达每小时11公里的而且可能布满水雷的飞鱼海峡…然而麦克阿瑟坚定地说:越是不可能,就越会保证奇袭的成功!老夫指挥过11次登陆作战,诸位专家都说不可能,可老夫11次都成功了。关键在于,诸位专家都想不到的,那愚蠢的共产党就更想不到了。休再罗嗦,看老夫马到功成! 不过,老麦克的诡计,共产党人其实算到了。8月下旬,解放军总参作战室不但料到了仁川登陆,而且把登陆时间精确计算到了9月15日凌晨。毛泽东听完汇报,立即通知了金日成。可惜“金日成忽视毛的警告,认为不值得考虑,并命令对此保密”(陈兼《中国走向朝鲜战争之路:中美冲突的形成》) 9月15日凌晨,成千上万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几百艘舰船、数百架飞机的助攻下,蜂拥上仁川海滩。准备不足的人民军顽强抵抗,无一投降,全部阵亡。麦克阿瑟一刀将朝鲜半岛拦腰截断,形势当即逆转,人民军主力陷入重围。待金日成拼死杀回中朝边境时,手上只剩三个多师,麦克阿瑟向他广播“最后通牒”命令他“无条件投降”斯大林此时不但不出兵救援,反而通知中共中央:“金日成同志到中国东北组织流亡政府。”讲到这里,我对学生说:这就是弱国无外交啊。三八线本来就是美国的一个小参谋在地图上轻轻一划问世的,金日成、李承晚,打来打去,都以为自己是为了民族统一大业,实际上都是大国的政治筹码。连当时的中国,在苏联眼里,也不过是个大点的筹码,美国就更不把中国当回事了。毛泽东说得很形象:“让中国人把腰弓起来当座桥,让美国人踩着到苏联,让苏联人踩着到美国。”仰人鼻息的滋味,中国和韩国可都是尝够了的。 学生问:那你们中国,为什么要来侵略我们呢? 我说,美国打到了鸭绿江边,尖刀连已经对着中国这边撒尿了,飞机炸了东北,炭疽鼠疫都洒过来了,不打行吗?中国侵略你们干什么?中国是要保卫自己的安全。现在公布的毛泽东给周恩来的电报中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中国今天在朝鲜驻扎了一兵一卒吗?美国军事史家约翰·托兰在1989年5月5日说:“中国出兵朝鲜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的。如果苏联打到墨西哥,那么美国在5分钟之内就会决定出兵。”然后我与学生一起回顾了历史上中国军队参与的四次“韩战” 中国军队大规模进入朝鲜半岛作战迄今共有四次。第一次是唐朝帮助新罗统一。当时朝鲜半岛分为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国,与倭国交好的百济和高句丽不断进攻新罗,阻隔新罗朝贡之路。新罗请求唐朝天子救援,唐高宗先后派遣薛仁贵、苏定方等大将出征。这便是民间传说中有名的“薛仁贵征东”唐罗联军大败倭寇,灭了百济和高句丽,使朝鲜半岛完成了统一,新罗文化达到了辉煌的高峰,产生了崔致远这样的杰出文豪。 第二次是朝鲜中期,日本的“关白”丰臣秀吉为实现“直捣大明国,迁都北京城,远征天竺”这一吞并世界的民族梦想,首先吞并朝鲜,史称壬辰战争。已经二百年没有战乱的朝鲜号称“小中华”歌舞升平,文恬武嬉,两月之间,连陷三京。朝鲜国王逃到中朝边境,准备过江“死于天子之国”明朝政府闻奏朝鲜求援,马上认识到:“关白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这话实际上就是:“抗倭援朝,保家卫国。”明朝万历皇帝派大军水陆并进,痛歼倭寇,朝鲜各路“义军”也奋起抵抗,战争前后进行了七年。朝鲜老将李舜臣和明朝大将邓子龙都在激战中殉国。最后倭寇大败溃逃,丰臣秀吉气病而死,朝鲜重整河山,视大明为再生父母。儒家文化从此在朝鲜半岛被尊奉到无与伦比的程度。朝鲜国王宣祖说:“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