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只识弯弓醉眼看金庸大雕--射雕英 (第4/6页)
数说,竟然难以辩驳,回首前尘,勒马回顾,不禁茫然若失,过了半晌,哇的一声,一大口鲜血喷在地下。 郭靖吓了一跳,才知自己把话说重了,忙伸手扶住,说道:“大汗,你回去歇歇。我言语多有冒犯,请你恕罪。” 成吉思汗淡淡一笑,一张脸全成蜡黄,叹道:“我左右之人,没一个如你这般大胆,敢跟我说几句真心话。”随即眉毛一扬,脸现傲色,朗声道:“我一生纵横天下,灭国无数,依你说竟算不得英雄?嘿,真是孩子话!”在马臀上猛抽一鞭,急驰而回。 当晚成吉思汗崩于金帐之中,临死之际,口里喃喃念着:“英雄,英雄…”想是心中一直琢磨着郭靖的那番言语。 郭靖与黄蓉向大汗遗体行过礼后,辞别拖雷,即日南归。两人一路上但见骷髅白骨散处长草之间,不禁感慨不已,心想两人鸳盟虽谐,可称无憾,但世人苦难方深,不知何日方得太平。正是: 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选自《射雕英雄传》第四十回《华山论剑》 一、靖康耻,犹未雪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一首《满江红》荡尽无数炎黄子孙的侠骨柔肠。它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强不屈,敢于抗争精神的集中代表。《射雕英雄传》基本上是以这种浓烈的民族悲愤、正气与豪情为背景而叙述的。 小说第一回《风雪惊变》开篇,就通过说书人,对兵荒马乱后的破壁残瓦,民生凋敝,而宋朝朝廷偏安江南的讲述,奠定了整部小说沧桑的历史基调。小说两位男主人公郭靖、杨康名字的来历,也是为了让他们能记住靖康之耻,希望他们将来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抵御外侮的脊梁。然而世事无常,郭靖与杨康最终站在了对立的阵营。 江湖各派势力的争夺也与这个大的背景有关。江南七怪、全真教、丐帮是民间势力的代表,在反抗外侮,扶危济困这一点上是一致的。而以杨康、欧阳克为代表的另一拨江湖势力,则是为私利泯灭了民族立场,成为金国鹰犬的邪恶代言人。前者,是一个“侠”的集团,但是无法与懦弱的官方力量结合。尽管如此,它依然是异常强大的。因为,侠的背后刺着的,分明是“人民”两个字;后者,尽管有完颜洪烈为代表的金国朝廷的支持,但是,无论从广义的还是狭义的民族情感出发“侵略”在道德上总是短缺的。可以说,郭靖与杨康就是在这样不同的意识形态空间,不断地接受熏陶而成长起来的。 郭靖小时候在大漠,被都使辱骂一句“汉狗”就将抽象上的民族分野,很自然地落实到了个体身上。其他蒙古人之所以喜欢他,连公主都爱上他,一来是他老实本分,二来是他们早就把这个喝羊奶、吃马rou、会射雕的郭靖,看成了自己阵营的一分子。正如,完颜洪烈把杨康看成是亲生儿子一样。只不过,关键时刻,在民族立场上,二人作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争夺岳飞的《武穆遗书》与郭靖拒绝为成吉思汗攻打南宋,可以说,都是小说的小高xdx潮。这些关键的情节都是与民族大义相关。更不用说,在这过程中,为了民族的正气而献出生命的人们。 小说的时间限制基本在南宋。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苛求小说人物应该有着更宽广的民族观念,这样会导致泛民族主义和虚无的无政府主义。无论在何时何地,那些抵抗外族的侵略,为自己的人民和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人们,总是值得人们尊敬的。 在民族主义与民族情感的叙述话语中,杨康注定是要毁灭的。在他未出生之前,意识形态的力量就已经把他划在了一个特定的文化群体。他是汉人的后代,身上流淌着的是抗金英雄的血脉。而他出生后,生活却又把他抛向一个完全对立的环境中——成了大金的小王爷。命运对于他来说是残酷的,选择对于他来说,无疑也是艰难的。特别是完颜洪烈,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总体来说,对他是爱护的。这里杨康需要面对的是一种情感的逻辑。当然,也有他爱慕虚荣的成分;而对于亲身父亲杨铁心,他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感情的。但却有种民间伦理的逻辑放在他面前。民间背后还有一种强大的政治逻辑。即,不仅涉及对父母的“孝”还涉及到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忠”如果完颜洪烈对他和包惜弱一点都不好,那么,这个选择是容易的。因为,事实是完颜洪烈对他很不错,不管怎么说,但他毕竟还是短期的决定跟亲身父亲杨铁心一起过。 然而,中国武侠小说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一个根本点就在于其人民性与民族性。因而,在武侠小说中,违背这一点的人和事,不仅会导致道德评判上的低下,更会遭受在文本叙事中的毁灭与惩罚。杨康之死,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杨康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他英俊聪慧,但从小生活在金王府,学会了纨绔子弟的习气。同时,心狠手辣。可他对母亲很孝顺,对穆念慈尽管开始有欺骗的成分,但在情感上,他还是很认真的。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设想,如果杨康从小生活在大漠,而郭靖生活在金王府,小说的发展与结局肯定有很大的变化。他无法选择他的出生地。待他长大了,如果不是他发自内心地去选择人生的方向,而是别人以各种方式,劝他去选择,这种选择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徒劳的。杨康看到的更多是个人的利益,而郭靖看到的更多是人民。小说关于人生选择这个问题,在这里有了潜在的导向。 当然,对于杨康的同情也仅止于此。过分的宽容与理解,只会导致泛道德主义,而失去了点评人物的分寸感。 靖康之耻犹未雪,转眼又是蒙古族灭掉了南宋。一代又一代的人又在不断地分化成郭靖和杨康。“臣子恨,何时灭?”历史的结局不见得总遂人愿。但武侠文字的意义在于,它能展现历史进程中,那一面“壮志饥餐胡虏rou,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怀激烈,那份民族的豪情。这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但又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必须具备的力量。《射雕英雄传》给予人们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力量。 二、亢龙有悔 武功描写对于武侠小说的意义不言而喻。它是侠士能超越法律的范围,惩恶扬善,主持公道人心的最重要筹码。正所谓:“侠者以武犯禁。”如果说,封建的衙门和现代的法庭是以国家机器的权力去规范社会秩序,那么,武侠世界则是以武力为后盾、以道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