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的面具_第三章台岛蛊人百灵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台岛蛊人百灵儿 (第4/4页)

千条三五烟陪葬,直追台湾小说怪才古龙先生。如今条件简陋,我无法满足他生前的愿望了,实在惭愧。叶先生,你愿意代我完成此事吗?”百灵儿继续斟酒,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激动情绪。

    叶天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

    百灵儿点点头:“多谢,那我代蒋公喝了这一杯。”

    她双手各端着一杯酒,同时凑近唇边,一饮而尽。

    数百年江湖历史中,不断地涌现出红颜殉葬的传奇故事。叶天不愿看到百灵儿死,但却无法阻止她的殉葬之心。

    第三次斟满酒之后,百灵儿从袖子里抽出一个小小的锦囊,递给叶天:“里面的信,等我离世后再看。我和蒋公临死前,能遇到你这样一位值得托付的人,也许是上天特意赏赐给我们的恩惠。”

    这个轻飘飘的锦囊是枣红色的,上面用金色丝线细细地绣着鸳鸯月下戏水图,样式精美,绣工精湛。

    “叶先生,我单独敬你这杯,谢谢你来听我的故事,一个炼蛊师复仇的故事。情节虽陈旧老套,但整个过程中的恨与爱却是历久弥新。每一揭开,恨,鲜血淋漓,惨不忍睹;爱,缠绵悱恻,刻骨铭心。”百灵儿自顾自饮了一杯,侧着头想了一想,慢慢地吟诵“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想当年,诗仙李太白喝一回、舞一回、歌一回、诗一回、笑一回,该是何等的风流倜傥啊!我在青春年少时,也曾憧憬过,一旦完成报仇雪恨的大事,就功成身退,归隐日月潭边,终身不嫁,过诗仙李太白《将进酒》诗中那样的洒脱日子。可是现在你看——俱往矣,俱往矣…”

    叶天无言以对,默默地喝了一杯。

    面纱下的百灵儿幽幽地长叹了一声,开始了自己的叙述——

    我是个遗腹子,父亲在我四个月的时候死了,死于黑道帮派械斗,凶手就是竹联帮蒋字堂下的人。那时的竹联帮在台岛如日中天,人人都避之唯恐不及,法院和警局都不肯出头。从一尺厚的卷宗中,我知道了蒋沉舟的名字。蒋字堂是他一手创办、亲身率领的,所以这笔血债就顺理成章地写在他头上。

    台岛白家的根源也在大陆苗疆,从前与“余、岳、元、卜”并称为“五大炼蛊师家族”并且是冠名在最前的,力压其他四家。后来,白家掌门人不屑于在苗疆这种弹丸之地互相倾轧,于1935年前后辗转过海东去,在台岛发展,逐渐传接到父亲这一代。父亲死后,白家又遭不明来历的刀客灭门,只剩下保姆和我,曾经辉煌一时的“台岛白家”大旗倒下。

    我隐姓埋名于台南山地民村落里,不敢再提“白”字,直接改名为百灵儿,苦心研究家族的蛊术典籍,终于在十八岁时大功告成。我日日夜夜都在计划着复仇大计,并不是简单地杀掉蒋沉舟泄愤,而是一个真正的大计划。他杀了我家所有人,共计四十口,我也要消灭他所有的亲人,让他承受失去亲人的切骨之痛,最后再把他五百刀凌迟。

    于是,我回到台北,找到了我爸的寄名弟子,一个只学过三个月炼蛊术的警察尚驼子。我给他金条,要他搜集蒋沉舟的详细资料。这项工作持续了八个月,而尚驼子也因为机缘巧合,用我给的金条铺路,连续三次跳级升迁。到第九个月上,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准备开始对蒋沉舟的大房发妻、四房小妾以及各房下共十六个子女逐一下手。就在这时候,尚驼子给我引见了一个姓汤的老头子,一个改变我人生命运的人。

    汤说,政府机构“中国黑室”对我很感兴趣,希望能吸纳我进去,一起为国家效力。

    我当然拒绝,因为我活着就是为了报仇,其他什么都不关心。复仇行动终于开始,我成功地潜入位于基隆港的蒋家豪宅,用最惨烈的“五马分尸蛊”和“剜心蛊”杀了蒋沉舟最宠爱的小妾“五妾明珠”

    蒋沉舟被激怒了,竹联帮上下迅速展开调查行动。在此期间,我又夜入忠孝东路的蒋氏秘宅,用“斩头蛊”杀了“四妾蜜雪儿”用“切齿蛊”杀了蒋沉舟最疼爱的小儿子。可惜的是,在撤退过程中,我遭到了蒋氏保镖队的追击,中了五枪。其中一枪伤到了肺,造成大出血,情况非常严重。

    尚驼子和汤救了我,把我安排在台北最好的私人医院,静养了一年才痊愈。

    汤说,黑室有个计划,是专门针对蒋沉舟的。只要我肯合作,黑室就能帮我复仇。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就答应跟黑室合作。

    黑室的计划是这样的,第一步,分解竹联帮,给蒋沉舟扣上几顶洗不清的大帽子,逼他失去身份,离开台湾;第二步,要蒋沉舟去挖掘超级武器的秘密,为黑室做枪头;第三步,利用完毕后,已经变成孤家寡人的蒋沉舟任由我处置。在此期间,黑室向我提供一切便利,包括身份伪造、政治保护等等。

    在“分解”这一步,我顺利地扮作普通文员,应聘进入蒋氏名下的公司,然后找机会向他发出“情蛊”迷失他的本性。

    抵达台北前,我已经是个百蛊缠身的“蛊”人。某些蛊的力量,能让女孩子变得更妖冶妩媚,再加上“阿里山鸳鸯虫”的帮助,很快,我就成了蒋沉舟的新宠。为了我,他把竹联帮的大部分事务推掉,并且产生了退出江湖的想法。

    (以上情节,在美国记者克劳森所著的《竹联帮大佬传奇》一书中可以窥见端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