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地下据点 (第3/3页)
打着胸膛自问,样子几近疯魔。 没有人回应他,对讲机那头的人一直保持沉默。 “你们快想办法,扩大洞口,进入那下面!那里就算不是黄金堡垒,也一定藏着日本人的天大秘密。”金延浩向着对讲机大声吼叫着,另一只握着手枪拍打桌子,发出一连串令叶天无法忍受的噪声。 “为了我,忍耐他…”雪姬说。 叶天苦笑:“没问题,没问题。” 他在心底暗自思忖:“金延浩的脾气如此暴躁,比他父亲更胜一筹,等于是给该国的燃烧战车上又绑了一捆炸药,大大增加了举国崩溃的机率。” 朗诵诗歌能平静人的情绪,压制火气,与人为善。正是这首《白鸟之死》,使叶天渐渐放平心态,从另一个角度审视金延浩。身为一国之王子,懦弱点的就会醉心于声色犬马,碌碌无为,荒废一生;激进点的,就会厉兵秣马,时刻准备为国土和人民捐躯。总之,他无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必须活在别人的无比期待之中。 纵观金延浩在一系列冲突中的表现,可知他的智力不过是中上之选,与大竹直二等人相比,差了不是一星半点。所以,继续纠缠下去,只是死路一条。 叶天不禁有了兔死狐悲之感,毕竟他也没有把握通杀大竹直二、梅森将军、伊拉克青龙等人。这是一场你死我活战斗,谁若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待他的就只有失败与死亡。 “怎么进去?你真的想进去?”对讲机中突然传来了另一个人的声音。 金延浩一愣:“你是谁?你怎么会在那里?” 同一时间,叶天已经做出准确判断,立刻心情一沉。 那声音阴沉沉地笑起来:“我怎么不能在这里?只要钻孔直径扩大到二尺,我就能用缩骨功钻下去,亲手打开那扇门。你我都知道,黄金堡垒不在鞋带洞底下,大家又何必再胡乱纠缠下去?” “是月杀手。”叶天低叫出声“飞刀钉穿了他的喉咙,仍然不能取他的性命吗?” 事实证明,月杀手不但没有立毙,而且伺机突袭,控制了钻探现场那边的局面。 “我的人呢?”金延浩举起短枪,却又茫然四顾,不知该将枪口对准谁。 “都死了,这是早就计划好的事,谁也阻止不了。你提供器材,打开通道,然后由我们来接管战果。如果你肯配合,也许能保住一条狗命。”月杀手的声音冷森森地由对讲机中持续传来。 雪姬也猝然变色,放开叶天的手,按住腰间的枪柄。 “别动,你帮不上忙,冷静点。”叶天按住雪姬的手背,不让她盲动。 月杀手是当年红龙麾下的绝顶干将,所有名气都是真刀真枪的数百场大战换来的,绝对不容小觑。 金延浩无力地挥了一下短枪,喃喃地回应:“你说能借助缩骨功钻下去…也就是说,你能揭开鞋带洞的秘密?那个名叫武田信男的日本兵怎么可能由二战时期一直活到现在?普通人是否也能像他一样?” 他的话题很明显已经偏离了轨道,由黄金堡垒转向长生不老。 叶天发现,自己根本不了解作为小国王子的金延浩,对方要黄金、要武器,还要探究长生不老的秘密,简直是贪心不足,妄图将所有资源全都抓在一个人手里。通常情况下,只有小国的暴君才会如此行事。看起来,以后若换成他当国家主席,老百姓将毫无意外地陷入百倍贪欲、举国搜刮的水深火热之中。 “名、利、长生是能够吸引所有人的话题,你来,我们好好研究研究。”月杀手回答。 金延浩立刻抬腿向外走,似乎已经走火入魔,分不清当下的敌我亲疏。 “拦住…他…”雪姬微弱地噏动着嘴角。 叶天站起来,张开双臂,挡住金延浩的去路:“停步。” 金延浩迷迷茫茫地抬头,看了叶天一眼,倏地举枪,抵在他的前胸上。 “不要去,你连最后的筹码都失去了,再赌下去,只能赔上这条命。而且就算赔上命,也不见得能解开心头的困惑。我答应了雪姬,要保证你平平安安地回国。你父亲老了,他需要你回去继位执政,做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合格的国家领导人,而不是一味地狼迹江湖,打打杀杀。金延浩,这里不是你的舞台,根本不适合你。”无论过去黑夜金达莱做过什么,叶天都想看在雪姬的面子上,忘掉那些,把旧账翻过去,给对方重新开始的机会。 月杀手不是哲学家,讨论学问不是此人的强项,也许他想要的,只有金延浩脑子里的秘密。 “我必须去。”金延浩眼神里的火光熄了,只剩垂死挣扎的死水微澜。 叶天冷笑:“这种情形下,除了保命,没有什么是必须要做的。我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这里不是属于你的舞台,回头吧。” 此时,叶天忽然想到了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的“华山论剑”一节。天下英雄成千上万,人人都在做着“天下第一”的美梦,渴望在“华山论剑”中一战成名“引无数英雄尽折腰”不过,真正有实力出现在华山之巅的,不过就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这五大高手。简而言之,要想做老大,就必须有足够的本钱,否则只会“画虎不成反类其犬” 如果不是怕伤了金延浩、雪姬的自尊心,他就会非常明确地告诉他们——“你们不够资格参与‘黄金堡垒’这场强者的游戏” 正如七十年前的二战亚洲战场之上,该亚洲小国亦是被践踏、遭蹂躏的对象,在大日本帝国的海军、陆军攻击下溃不成军,只能依靠中国大陆共产党的扶持而苟延残喘。最严重时期,国土沦丧殆尽,举国插遍太阳旗,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日本国殖民地。 七十年过去,亚洲政治格局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偏居一隅的小国仍未摆脱一穷二白的窘困局面,仍然不时地靠几个超级大国救济,从粮食到工业,从副食品到电子,始终不能自足自给,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 对于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来说,必将处处碰壁,次次失败。 对于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国家来说,命运亦会起伏多舛,顾此失彼,不得安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