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章先礼后兵 (第2/3页)
知道了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侯瑞山似是未料到方秀答应得如此爽气,心中大是奇怪,微微一笑,道:“方兄如何着手?” 方秀道:“兄弟立时遣人打听一下,近日中有些什么厉害人物到了金陵,然后,兄弟直接和他们叙叙,要他们交出钦差大人就是。” 侯瑞山道:“方兄之能,和在武林中的声望,兄弟相信不难作到,但不知要几时才有回音?” 方秀道:“救人如救火,兄弟立刻追查,明日午时之前,兄弟定有回报。” 侯瑞山道:“那就仗凭方兄,在下告辞了。” 方秀站起身子,道:“兄弟也要行动,恕不远送了。” 侯瑞山道:“不敢当。”一抱拳,转身向外行去。 崔重山、知禅大师、左良平鱼贯相随,李寒秋走在最后。 方秀紧随几人,送到厅门口处时,突然说道:“侯大人。” 侯瑞山回头说道:“什么事?” 方秀伸手一指李寒秋道:“这位朋友怎么称呼?” 侯瑞山也是老练人物,微微一笑,道:“方兄不是认识么?” 方秀微微一笑,道:“见是见过,只是想不起他的姓名罢了。” 侯瑞山望望方秀,又望望李寒秋,道:“这位朋友姓李。” 方秀怔了一怔,这:“李什么?” 侯瑞山着他神情很紧张,心中甚感奇怪,暗道:“如论江湖上的声望,随我同行之人,应以崔重山最高,知禅大师出身少林,门户正大,这李二虎却是籍籍无名,但方秀却对崔重山最为冷淡,知禅最亲切,此刻,对这李二虎,却似是有些惊异了。” 心中念转,口中却应道:“李二虎,方兄想必早见过,是么?” 方秀心中自言自语道:“李二虎、李二虎…” 突然开口说道:“李兄,咱们在会武馆中见过,是么?” 李寒秋道:“在下倒是去过会武馆,不过,没有见过方大侠。” 方秀道:“也许是在下记错。” 送几人行到堡门口处,道:“诸位慢走。” 侯瑞山道:“不敢有劳。”放步向前行去。 路口处,早有人牵着几人骑来的健马等候。 几人接过马缰,跃上马背返奔金陵。 李寒秋走在最后,行到一片来林时,突然一收马缰,停了下来,道:“侯大人!” 侯瑞山带带马头,道:“什么事?” 李寒秋道:“侯大人真的相信那方秀会有消息给你么?” 侯瑞山微微一怔,道:“诸位都是证人,难道他还敢赖不成?” 李寒秋淡淡一笑,道:“如是那方秀明日告诉你,他已问过几位江湖朋友,对此事无能为力,你将该当如何?” 侯瑞山道:“这个…这个是要逼迫在下施下毒手,把他留在督府了。” 李寒秋道:“你怎知方秀是本人前去呢?” 侯瑞山道:“如非他本身前来,说不得,在下只好再遣人请他到督府一行了。” 李寒秋道:“无凭无据,你又能把他怎样?” 侯瑞山道:“李兄有何高见呢?” 李寒秋道:“在下之意么,咱们防人一着。” 侯瑞山道:“如何一个防法?” 李寒秋略一沉吟,笑道:“侯大人在这杂林中埋伏有几个暗桩,是么?” 侯瑞山脸色一变,道:“不错啊!李兄的耳目,灵得很啊!”原来,他设下的暗桩,旨在迎接官兵,行动十分隐秘,不想竟为李寒秋看破,心中既是惊骇,又是佩服,暗道:“这人面貌平庸,想不到,竟是一位才艺超绝的高手。” 李寒秋轻轻咳了一声,道:“叫那暗桩出来,换过咱们几人留此。” 这时,侯瑞山已对李寒秋有很大的敬服,应了一声,招呼出暗藏在林中之人。 李寒秋回顾了侯瑞山一眼,道:“方秀设有暗桩甚多,咱们的行踪,实已为他监视,侯大人、崔兄和知禅大师,请带两位暗桩,先回督府,区区留此林中。” 侯瑞山道:“两位不回督府了?” 李寒秋道:“我们留此,暗查方家大院变化,大人如若有兴,请于夜间二更之前,易装到此相见,唯行动必需慎密。就在下推想,督府上下,早已布置了方秀耳目,如是大人行动被他们发觉,在下这番安排,不但难有作用,且将为敌所用了。” 侯瑞山点点头,道:“在下一更之前赶到此地就是。” 李寒秋不淡淡一笑道:“如是侯大人须留在督府,那也不用强行赶来此地,明日一早,在下自会赶回督府,报告所见。” 崔重山突然插口道:“区区可以留此么?” 李寒秋道:“崔兄留此,我等极是欢迎,不过,在下推想那江南双侠必须在金陵城中布有耳目,如若我等尽都留此,只怕要引起那方秀的怀疑。崔兄如若想来,请先行回到督府,二更前我们两人之中,定会有一人留此等候,诸位如能按时赶来,咱们就可以会合了。” 崔重山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