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第4/4页)
形象正在朦胧中若有若无地浮现出来。她还是看不清记忆,因为她不敢相信。她翻开了中篇小说《小岛》。题图:湖水,小岛,丛树,茂密的草,秋风萧瑟,迷茫苍凉。 她读到了这样的作者题记: 哲人启示:一个男人不应该时隔多年再去重见自己年轻时爱过的姑娘。失望会打碎你全部美好的记忆,而给你带来极不愉快甚至嫌恶的印象。 我却要在“小岛”中寻觅她… 她一下合上刊物。她知道他是谁了。 他——陈晓时,是二姐夏平的同学。十多年前,少女时的自己崇拜过他,这是她爱过的第一个人。他在她心目中是个思想天才。他也热烈地爱过她,得到过她。然而渐渐地,他在她心中黯然了,听说从插队的农村转到西北的一个小工厂当工人了,处境很平庸。他们的关系断了。前天,她突然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了他。他已经成为出国讲过学的青年学者了。面对着会场的热烈掌声,他从容自信地站在讲台上。 她对着电视深深地怅惘了… 她慢慢翻开刊物,开始读《小岛》。 家庭会接近尾声时,院外响起了收买破烂的吆喝声。会暂停下来。平平和夏平抱出一捆捆报纸、旧刊物,抬出一筐玻璃瓶罐,又拉出一篓嗡嗡飞着苍蝇的猪骨头,准备往外拿,收破烂的老头已经一瘸一拐地进了院子。 “报纸多少钱一斤?”平平问。 “两毛。”瘸老汉答道。他低头打量着一堆破烂。 “不是三毛一斤吗?”夏平问。 “前几年不是四毛吗?”平平又加了一句。 “您那是什么时候的价了?十年、二十年前的事了。现在早跌价了。” “物价是涨,废品价是跌啊。”平平笑笑“你们现在收破烂的尽自己定价,压低价,个人好多挣钱。” “您怎么说都行啊。” “三毛一斤,就都卖给您,要不,我们等别人来了再卖。”平平说。她想讨讨价。这两年出入自由市场,她也学会了这种高讨低要的心理战术。只要老头说两毛五一斤,她就成交脱手。这也是中庸之道。 “那您留着吧。”老头说着转过身,一瘸一拐地像是要走。 “算了,都卖给你吧。”平平说,并为自己中庸之道的失败感到好笑。何必为几角钱计较?人的心理也真逗,心甘情愿时大手花钱,一出手二十元、三十元不心疼,可有时一分钱的亏都不愿吃。她不知道瘸老汉心里在说:哼,一个女学生家也会来这一套了。他经得可比这多得多了,还斗不过你?这些大户人家也真是见小,还抠心眼算我这毛儿八分的。院子里一时散了摊,聊天走动,和孩子逗笑,上厕所。 顾晓鹰有了机会。他有意大大方方地正面看着赵世芬和她哄逗的女儿,挥笔画着速写。 “您是在画我们呢?”赵世芬先是装做不知,然后是和顾晓鹰的目光打了几个对视,才笑着问。 “你看像不像?”顾晓鹰乘机把几张速写纸从夹子中拿出来欠身递过去。 “还真像啊。”赵世芬一张一张看着,赞叹道“你是专门画画的?” “对。我就是搞美术的。”顾晓鹰说,同时用目光照顾着旁边。一家子已有好几个人注意他了,惟有他要引动的那个“印度美人”还在低头看刊物。 “那您有时间给我们小薇画画行不?”赵世芬笑问道。凭着直觉,她早已感到顾晓鹰目光中的热度,她本能地要进一步吸引他。 “那当然可以。最好你抱着她,坐在一个优美点的地方,譬如湖边柳树下,石凳上,可以好好地画一张油画:母与女。你和你女儿的形象,从我们美术家的眼里看来,都挺出众的。” 赵世芬妩媚地瞟了顾晓鹰一眼,笑了。顾晓鹰的阿谀无疑征服了她。她打心里爱这样有风度、有才能的男人。她身子的一侧同时便感到坐在一旁的卫华的呆板和僵冷,她下意识地挪了下小板凳,和丈夫分得远了点。 “您见谁都画吗?”她继续搭着话。 顾晓鹰摇摇头:“当然也要有选择嘛。天下那么多人,哪能画得过来?”此时他这样笑着,表演着,提高着声音,目的都在那位“印度美人”了。容易得到的女人再好,也要少点吸引力,况且现在已经唾手可得了,他只须进一步了解这位风流女性的名字,工作单位,就肯定能把她搞到手。可那位“印度美人”始终不往这儿看,真吊他胃口。好,她的目光转过来了,他立刻含笑与她的目光对视在一起。 “我还为你画了几张,你看像吗?”他把几张速写纸递过去。 冬平有些疑惑地看看他,把速写纸接过来,一张一张慢慢看着。 顾晓鹰注视着她没有任何表情的脸,心中有些紧张。“我主要是想把你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不知是否表现对了?”他小心地解释道。 “您平时每天都画吗?”赵世芬又在一旁问道,出于对冬平的嫉妒,她此刻明显在献殷勤了。 这反而增加了顾晓鹰对她的某种轻视。“啊,啊…”他一边敷衍着她,一边还看着冬平。 冬平把速写纸又还给了他。 “你觉得怎么样?”他硬撑着笑脸问道。 “不知道。”冬平又低下头看着手里的刊物。 这时,黄平平回来了,她一眼就看明白了顾晓鹰的用心。好哇,竟跑到她家里打起她四姐和嫂子的主意来了。她第一次比较强烈地憎恶这个顾晓鹰了。 “好,咱们接着开会。”她招呼着,其实重要的事情差不多都说完了。“顾晓鹰,”她对顾晓鹰一笑“往下我们要商量的事不便于外人听。你到我房间里坐会儿吧,我一会儿就完事。”她已经回过房间把抽屉锁上了。 顾晓鹰只能讪讪地站起身,进了屋。 看着顾晓鹰关上房门,黄平平才压低声音显得很随便地对家里人说:“他这个人名声可臭了,艺术界没人爱理他,跳舞连舞伴都找不下。” 她知道,只这一句话便足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