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触怒龙颜心不甘 (第2/3页)
他故意要考自己的意思,汐瑶道“长城之外,不外乎奴隶、珠宝还有丝绸,而这三者之中,沈家只缺其一。” “可那其一的利润,却是后两者总和的十倍!”沈瑾瑜黑眸泛光,意图明显。 汐瑶却淡笑,美目里光华流转,又给他刁难了回去“遗憾这门生意被颜家占尽先机,二哥哥觉得自个儿凭什么能抢过人家?” 过了北境长城,先把命保住再说别的吧! “你就这么小看你二哥哥?” 沈瑾瑜刚侧眸,菱花就将茶水送上,他接过来抿了一口,再道“亏得你南巡一路上,得我这两个如花似玉的可人儿贴身保护,你就没问过她们是从哪里来的?” 闻言,汐瑶略有一诧。 再去望菱花湛露,又得她们两个对自己盈盈一笑,神色间充满沉稳平和,更多的,是一种直接的暗示。 沈家能成为江南巨富,除了经商手段了得,常年走南闯北,就是犀利如颜家都时常被江洋大盗惦记着,那盯上沈家的人又会少到哪里去?而菱花湛露的本事,汐瑶已经不会去怀疑。 得沈瑾瑜一说,这沈家培养暗卫的地方,自然是在北境长城之外了。 颜家的手段和名声,无需多言。 上次在汤山,若菱花是故意任由颜莫歌与自己见面,那么沈家和颜家,兴许暗中早有交手。 再想颜莫歌的性情,和沈瑾瑜到有几分投契。 想到此,汐瑶才晓意识到话里还有玄机。 “二哥哥到底想同我说什么,要打这么久的哑谜?” “为兄只想听听你的意见,赚北境的银子,那是早晚的事,可尚了公主之后的这个无底洞,该如何填?” 拖拉这么久,沈瑾瑜总算落子。 谁想汐瑶像是洞悉他心思般,干脆的截了他的后路,这会儿沈二公子有些沉不住气了,俊庞不由抽搐了下。 四婢瞧在眼中,偷偷窃笑。 汐瑶不动声色“当然是反客为主。” 扬眉,沈瑾瑜见棋盘上胜负已定,心头呜呼了一声,虚心请教“愿闻其详。” “哥哥自小经商有道,自然知道何谓‘防患于未然’,既然沈家少不了舍财免灾,不如做长远打算,占了先机,再漫天要价。” “那你说的‘先机’是?” 话到此,沈瑾瑜是个聪明人,汐瑶根本不必多说,知道这盘棋已到陌路,对方只不愿承认而已,所以才转移话题。 索性她也不动了,坐直来,抱着手对他道“有天灾,有**,沈家早在北境外有诸多活动,就表示已经在为将来可能发生的战事做准备,皇上休生养息,为的不也是有朝一日能踏平蒙国,将我大祁疆土扩展到北境之外么?” 太平年岁,商人赚的都是小利,大财当在乱世得! 哪个商人不盼着打仗? 一旦两国交战,粮草不可缺,沈家明着捐个百万两,暗地里,做个假门面,将早就囤积的货物抬高卖出,那现在国库里的银子不都成了自己的? 如此一来,沈家当盼着大难,而并非躲了。 这也是沈瑾瑜为何急着要去北长城的原因,毕竟倘若真的发生这些事情,沈家不能出面,他这一去,北方必然要崛起一个新的家族。 “不过倘若发生战事,对民生不易。” 汐瑶回想着前生,仿是想起了什么,皱了皱眉,又道“天灾就难说了。” 两年后,也就是二十九年八月,西北境发生天烨年间最大旱灾,此灾延续数年,当中更有瘟疫爆发,波及甚广,还出现人食人的惨剧。 直到祁云澈登基,西北地带还有几十个村镇荒无人烟,可想之凄惨! 见汐瑶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说话的语气不似假设,更似忧虑,沈瑾瑜笑了笑“三meimei,本今日与你说这些,我先前只起了个想法,可听你一言之后,为何会觉得一定会发生,且就在不久的将来呢?” 汐瑶回神来,连忙掩去脸上不自觉流露出的思索神色,应他道“我只是随意一说罢了,你莫要输了棋就故意同我扯远了去。” 沈瑾瑜随即面僵,讪讪服输,再环顾四周,道“形势难定,今后事,今后言,为兄都还没谢meimei将这么好的宅子给拢了来,不过转念,定南王府从此与我们沈家一墙之隔,近水楼台,也就没什么好谢的了。” 那些各种玄妙,别人看不透,沈瑾瑜可谓机关算尽,将汐瑶说得无言以对,硬生生扳回一城。 “你可知,冷世子巳时前进了宫?” 冷绯玉进了宫?难道他去请旨了么? 可这在她预想中,时机似乎早了些。 某种预感登时萦绕于心,汐瑶的面色也涌动起来… … 此时的太极宫内,祁尹政已经褪下龙袍,换了身常服,纵然如此,与生俱来的真龙之气,却始终环绕在他周身,令人感到威严无比。 纳兰皇后刚走,他坐在绣着龙纹的软塌左侧,传召求见的冷绯玉。 自南巡后,祁尹政对他的信赖与日俱增。 朝中得两个儿子争斗得厉害,背后两大家族的对立,他岂会忽视? 现下十二有心施展,他倒是乐意给个机会,况且让冷家参入其中,也到了时机。 入得太极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