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鹰扬_第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6页)

    第 一 章

    云起西北,湖面的晨雾很快地向东飘散。

    靠湖讨食的渔民,碰到这种三月暮春的刮西风日子,实在感到害怕,几乎到了谈风色变的地步。

    高邮湖俗称五湖,上游承受洪泽湖与十几条河流的水,一刮西风,水借风势向东南急涌,浊狼排空,百余里宽的湖面怒涛壁立,也正是传说中的水怪出现时光。

    百石大船也禁受不起阵阵巨狼的冲击,渔民的小渔舟更不用说啦。每年都有许多船只翻覆,平添一些孤儿寡妇。

    辰牌时分,该返航的渔舟早已返航了。

    那些船只尚未返航的家属们,全都站在大堤上,眼巴巴地极目眺望,湖面浊狼滔滔,希望能看到船影出现,一面喃喃地向老天爷祷告,向金龙四大王祷告,希望神灵保佑丈夫儿子的安全。

    彭老爹站在玩珠亭前,一只老眼神光炯炯,紧盯着怒涛澎湃的湖面,充满信心的表情表示他心中毫不忧虑。

    他不向天祷告,站在那儿,稳定得象一座山。

    他对自己的儿子有信心,这点大风狼算不得什么。

    亭右,有一群衣着华丽的男女。

    凌家的二小姐紫菱姑娘,站在她的一群仆人中。她不时向彭老爹微笑。彭老爹镇定坚强的形象,也令她感到自己也同样的坚强和有信心。

    凌家是攀良镇的富家,而张家却是本镇的渔户,怪的是两家往来得相当亲密;大人们虽少往来,小儿女却感情深厚。大人们少往来的原因非因门第不当,而是两家一农一渔,平时很难在一起连络感情。

    凌大爷凌占奎是本镇的粮绅,声誉与地位在本镇荣居首位。

    彭老爹彭新化,是二十年前途经本镇的小行商。

    那一年,江北闹水灾,彭新化带了妻子叶氏,漂失了一船货物,血本无归,厌倦了行商的行业,就在攀良镇买了一栋房舍,将籍贯迁来落户,居然干起靠水吃水的打鱼郎来了。

    这一年,生下了儿子彭允中。

    打鱼郎的儿子,自然而然地克绍箕裘打鱼啦!

    三年前的端阳节,湖上照例闹龙舟。凌家的华丽游艇,从高邮州返航,嫌运河逆水行舟太慢,改走高邮湖。

    没料到船接近入运河的水口,突然刮起一阵怪风、年仅十三岁的次女紫菱小姑娘,突然被帆桁击中,失足跌入湖中。

    从北面的界首镇南抵高邮州,共有六座导水入运河的水口,另有六座小闸、以调节运河的水位。

    水口的流速,势如万马奔腾,尤其是春汛时节,水闸关闭,水口的流速更为湍急,人被击昏再掉进水里,那会有命?

    说巧真巧,小伙子彭允中正在水口附近,领着地方上一群少泼皮,与一群划龙舟的青年,比赛角力竞技,在千钧一发中,他跳下水救起了紫菱小姑娘。

    十七岁的彭允中,是本镇大大有名的蛟龙。

    从此彭、凌两家有了交情。尽管双方的社会地位相去悬殊,但双方的家长与小儿女之间,却毫不在意。

    小姑娘紫菱,没有一点富家千金小姐的不良气质,她经常往张家走动,与允中的母亲叶氏亲密得象母女。

    攀良镇只是高邮州北面十六、七里的一座小镇,地当运河旁另有三四百户人家,码头小,不是宿站,有一半的人家是渔户,仅有十分之一的人是地主。

    这一带很奇怪,地势低,水足,但农户却不种水田,种地栽麦。高邮州以南,才有水田种稻米。

    但是,攀良镇却是颇有名气的地方,往来的船只如果不急于赶路,皆在本地停泊。

    船伙计们一窝蜂往大堤上跑,坐在玩珠亭枯等,带些酒食一等就是一天,甚至三五天还不想走。

    等什么?等传说中的神珠划空,以便带来好运。

    有些人妙想天开,据说有幸看到天开的人,就会有空前奇妙的幸运,有求必应,妻财子禄样样全。所以有许多许多的呆瓜,闲来无事呆呆地抬头望天。

    据说,在宋朝嘉佑中叶,神珠出现于扬州天长泽,经邵伯湖、高邮湖,每逢天色阴晦便划空而过,光照十余里。

    据传说,珠一出现便见祥瑞。前后出现十余年,后来出现期越拉越长,最后三二十年才偶或一现。

    场上的这座宏丽的玩珠亭,就是供好奇的人前来看神珠的。

    至于这颗神光照十余里的神珠,到底是神是妖,谁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也许,是天上下来的某一种不为世人所知的怪物吧!

    今天,这些人不是来待神珠出现的,他们在等船回来。等船上的子弟平安回来。

    薄雾汹涌而来,风也渐紧。

    长长的大石堤上,巨大的榆树发出呼啸声,惊涛拍岸,水口的水势真像排山倒海。

    而堤东的十余丈宽运河,却是风平狼静,往来的大小船只丝毫不受影响。

    咱们的老祖宗治河真有一套,把运河开在大堤内,船不用驶入风狼滔滔、水怪横行的大湖。

    用大堤挡住湖水,河开在堤内,这一段全长将近百里,说伟大真伟大,用鬼斧神工四字来形容,决不为过。

    这段运河,开辟不足三十年,叫官河或康济河。以往,船必须驶入高邮湖。

    堤上传来一阵欢呼声,三艘渔舟冲出雾影,半挂的帆骨碌碌落下,渔夫们熟练的控桨,冲近水口,一泻而下,进入风平狼静的运河。

    三艘渔舟,其中没有张家的船。

    彭老爹的脸上,仅颊rou抽动了几下,在他布满风霜的国字脸膛上,看不出忧虑和不安。

    亭北百十步一株大榆树下,站着三个中年人,衣着华丽,气概不凡。

    站在中间的那位中年人,像是地位最高,留一及胸虬髯,双目精光四射,相貌威猛,风吹起他的衣袂,虬髯飘拂,真像屹立山头的霸王。

    雾渐消,风渐紧。

    一阵阵长狼,一波接一波拍打着三丈高的堤岸,丈高的狼一击之下,大量水珠扑上堤岸,人们开始纷纷走避。

    有些人不愿被水打湿衣裳,纷纷下堤上了河岸旁的小艇,驶过河回家去也。

    仅有少数人留下,彭老爹便是其中之一。

    凌家来了七个人,拥着紫菱小姑娘进入玩珠亭避水。

    三位中年人也不走,也进入亭内观看雄壮的湖景。

    “彭老爹。”凌家的一位老仆,向亭南不远处的彭老爹高叫:

    “进亭来躲一躲吧!”

    “不必,谢谢!”彭老爹断然拒绝,像头倔强的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