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尊严 (第1/8页)
尊严 第01节 事件很简单。2004年10月28日下午,吴大年被公公打了一巴掌,非要自己的男人张子贵出面,让公公为打人之事道歉。张子贵不依,单说长辈给晚辈道歉,公公给媳妇低头,世间并无这等道理。吴大年不相饶,最后竟离家出走了。 都晓得张子贵性子随和,感情上素无二意,为人处事也从无歹心,除某月某日踢死过一条幼狗,不曾伤害其他东西。张子贵热爱土地,但因是家里独子,被爹娘宠坏,不曾学会种田,婚后仍不懂稼墙之事,且多数农忙时节在外县卖蚊帐,跑一趟少则十天,多则一两个月,总之卖光了蚊帐才回。若碰巧在家,吴大年与爹娘在地里劳动,他则殷勤地递茶送水,撑把黑洋伞,用他酷似太监的声音,在岸上指点江山,贩卖江湖轶事,也讲一些卖蚊帐的趣闻。 平常时节,张子贵赚得几个现钱回来,喝着小酒,扛点耍牌,兴致起来就吃喝牲口,斥责吴大年,仿佛财主之于财产,炫耀而满足;或者与人为旧年的米价前年的亩产争得脸红脖子粗,显示他内里行家的优秀品质。张子贵本以为生活大抵不超出此外,不曾想这婚后第十年,吴大年竟会公然作对,要爹向她一个女人服软。 张子贵不晓得吴大年积郁已久,新账旧账一并清算,只道自己拿得准吴大年的脾气,小打小闹常有,断不敢真正放肆。所以,卖完蚊帐回来,听吴大年说挨了爹的打,张子贵反骂将起来:“这老婆娘,尽耍姑娘脾气,安分的日子,你还嫌什么?”见吴大年倔而不屈,张子贵颇不快活。吴大年的身体,张子贵熟悉不过,她后脑勺并无反骨,鼻梁不歪,嘴唇也不薄,手粗脚大,极老实的劳动妇女,今天何以有拼个死活的样子。 吴大年说道:“舅舅不疼,姥姥不爱,我有什么脾气可耍。你眼里几时有我?每次卖完蚊帐回家,你都是先去你娘的房间,把钱一五一十数给她。兜里能剩几个零碎钱给我已是万幸。你把我当个人的话,总得和我商量着办,我几时对你的爹娘苛刻过?你一出去几十天,从不给我留点家用,说句不怕耻笑的话,买卫生纸都没钱,厚着脸皮找人借。” 张子贵听了奇闻般惊诧:“你这婆娘,要用钱,跟娘说就是,一家人,还那么夹生。钱给娘,有什么紧要,我没兄弟,你没她埋,又无人与你争家夺产。” 吴大年不爱听:“那是你的娘。她手掐得紧,我懒得去册。憋屈。你一年到头没打过赤脚,不知道种田的辛苦。我犁地、挑谷,更不用说插田打禾锄草喷药,你有过一句好声好气的关心么?只知道对人夸你老婆力气大,能犁地。我又不是牲口。” 张子贵琢磨谜面似的,越发困惑:“夸你不高兴,难道骂你才好么?你真是怪脑筋。娘手紧一点,也是为了这个家,将来得好处的还是咱们。” 吴大年见张子贵不开窍,无一句体己的安慰,积郁更甚:“要她帮我积那棺材钱做什么,我不怕死了没人埋。我与你爹娘闹意见,你不问缘由,就说我的不是,你是他们的儿子,只认爹娘,合伙把我往脚底下踩。你要是不辨是非也没关系,你几时有个丈夫的样子,在中间调解劝说?” “胡说八道!你吵什么,你不和他们吵,怎么有这些麻烦事情?给我把衣服清出来洗了。” “是,把我憋死了,你们就清静了。”吴大年不动。 “别死呀死的,你死来看看?”张子贵不耐烦。 吴大年绷紧脸,沉默半晌,继续说道:“就拿这次来讲,我玩了一阵耍牌,把挑谷子去打米的事忘了,你爹指桑骂槐地刺我,我不过是回敬了几条道理,你爹说不上理,嫌我怠漫,铆足劲一巴掌打上我的脑袋。” 张子贵说:“爹是有打人的毛病,打过我,也打过娘,打是爱,骂是亲,如今打了你脑壳一巴掌,证明爹没把你当外人。” 吴大年嘴唇直哆嗦:“张子贵,你凭良心说一句,你爹该不该为打人赔不是?” 张子贵脱下一只臭袜子:“没伤没痛的,打就打了吧,都过去好些天了,还提它干什么?爹都六七十岁的人了,给媳妇低头认错,传出去被人耻笑。” “去不去跟他讲个道理,是你做丈夫的态度,道不道歉,是他当公公的分寸。你不把我作老婆,他就不当我是媳妇;当丈夫的不抬起我,这屋里屋外的人,谁都可以作践我。” “你这婆娘,几时开始锣嗦起来了。咯,我这趟生意不错,赚了一千多,拿去,娘那边给多给少,你说了算。”张子贵脱下另一只臭袜子,取出藏在里面的钱递给吴大年。 吴大年冷眼一膘,道:“还是给你娘吧,这样就不用怕我卷了钱财,去跟别人生孩子?” 张子贵眯眼yin笑:“你胡说八道哩,钱都交给你了,你还不满意么。来来,睡觉。” 张子贵手举人民币,要揽吴大年,吴大年手臂一横,打得纸币乱飞。张子贵仍是笑,要吴大年留着力气,睡觉时再使。吴大年抢白他睡不出个鸟来,再碰她,就死给他看。 张子贵笑不出来,便舍了她,一边弯腰捡钱,一边恶狠狠咒:“你死啊,有本事死来看看。”他话音刚落,吴大年就拿脑袋撞墙,一连数下,便见她额角鲜血缓慢花开。 第02节 吴大年回想结婚十年,好似躺了十年棺材。张子贵无能生育,在家则对她软禁,外出则指派爹娘监督,担心她心不稳,唯恐她身体好,不许她穿得漂亮,提防她存了私房钱。 吴大年是绝望了。绝望仿如一只温暖的手,牵着她走出了村子。走前,吴大年给张子贵留了几句话,意思明确:他若不去跟他爹论理,她永远不再回来,她要在外面“活”不愿在家里“死” 远山迷蒙之际,吴大年停在路口,眼望去娘家的路,但见荒草丛生,满目凄迷,通向遥远的记忆。当初只为远离娘家,由这崎岖的路,匆匆嫁到此地,如今,断不能由此复归娘家。当女儿时睡过的床,早被爹娘劈了,烧了,化成灰烬,房间早已成弟弟的洞房。在娘家的痕迹难寻一星半点,此番归去,与外人无异。 吴大年思忖片刻,踏上了去县城的路,愈走愈快,渐行渐远,不多时已只剩模糊的影子。 嫁给张子贵太仓促,一起生活才知道嫁得不好。早些年离开他,或许还会有崭新的生活,可能会遇到一个好男人,至少他知道怎么做丈夫。吴大年这样想着眼望两只并飞的鸟,落上枣树丫,不觉恍惚。十八岁时,和村里的复员军人杨向兵好了。杨向兵给了她初吻。爹给了她耳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