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骨_第十章平原大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平原大战 (第1/3页)

    第十章 平原大战

    南方以南,在远处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了。在浩瀚的大海旁边,有一小镇叫海珠镇。镇子不大,居民数量不多,大约有十万左右。然而,此处却是南方一重要港口。别看镇子虽少,可繁华之极。几条笔直的街道上,酒店、商铺林立,熙熙攘攘间人流络绎不绝。各色人等,均在这里寻找着自己的财之梦。

    在如此繁华的镇子里,一热闹的布匹市场之后,有一座道观,名为“纯阳观”观前,挂着一副对联,上书:“灵山松径古,道岸石门高。”书法雄劲古朴,看来乃是出自名士之手。纯阳殿为观内主体建筑,高大雄伟,气势不凡,正中供奉纯阳祖师吕洞宾金身塑像。

    纯阳观坐北向南,依山构造,高踞岗顶,石径幽深,多怪石青松,占地1万余平方米。有山门、灵官殿、大殿、拜房、东西廊房、步云亭、东西客房等11座建筑物。在如此闹市中,有此道观,着是让人感到讶然。观内,一大石上坐着两人,细看之下乃是一僧一道,正全身贯注的下着棋子。此大石模样三尖八角,甚是古怪,上面刻着“漱石”两斗大红字。大石旁边,有一小瀑布飞流直下到一小溪中。

    溪中流水不绝,哗啦作响。

    观内清流涓涓,屋后竹影婆娑,香烟袅袅之间,确是修身养性的绝佳去处了,也难怪两人如此忘情了。对于久居闹市的人们,有机会到如此幽静的道观内,听听空谷鸟语,秋月轻吟,确不失为人生一大雅趣。

    “唉,这听月溪也是烦人,流个不停。”忽然,那道士放下手中棋子,看着眼前涓涓细流长叹一声。和尚微微一笑,应道:“李兄心躁,眼中无溪不就可以了么?”

    “此话差矣,明月和尚,这自古就是存在于此,怎么可以眼中无溪呢?”李姓道士含笑道。

    “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世间万物,本是虚无。”明月和尚双手合十。“胡说,一套欺骗世人的歪论。看我的,定!”李姓道士忽然低喝一声,手指上光芒一闪,指向听月溪,小溪马上静止不动,流水不前。

    纯阳观内,顿变沉寂。

    明月和尚含笑道:“李兄何必如此强求呢。”说完,和尚念了一声佛号,光滑的额头射出一团光芒“哗啦”之声再起,小溪欣然向前奔腾不息。“不和你争了,佛道之争已是数千年,总没有个结论。唉,可惜我的全真教,在此小镇影响甚微,不如你们白云寺如此香火兴隆,也不如正一教的开元观。”李姓道士语气甚为酸溜溜的。

    “阿弥陀佛!”明月和尚沉默不语,眼睛看向天空。此时,已将近黄昏,月亮已悄悄爬了出来。远处一房间上,挂着一串风铃,在轻风细语间,清脆作响。“是啊,佛道之争何时休?”明月和尚站立起来,抖了抖雪白的僧袍。

    佛道之争,由来已久,何时开始?没有人知道。只是在元代,道教的展极不稳定,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佛道之争以道教御前辩论失败而遭沉重打击,元廷诏令焚毁《老子化胡经》等伪经及其雕版,交还道教所占佛寺2oo余所。至元十七、十八年(公元128o、1281年)元世祖两次下诏令“焚毁道藏伪妄经文及板”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再诏焚毁道经。从此,道教渐渐忒微。

    夜色渐浓,李姓道士也站了起来,抱手看天。听月溪,在哗啦作响着。细碎的树影,透过观内的葱葱树木,投落在两人身上,泛起点点光芒。突然,两道光芒在天空亮起,一闪即逝。这两道光芒,说也奇怪,竟然是在和月亮在同一直线上。

    “三星齐现?”李姓道士忽然大叫一声,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天空。月亮如花蕾,潮润着深邃夜空,银辉闪闪。明月和尚此时也是震惊不已,看着夜空一言不。

    “三星出现,噢,竟然是三星齐现,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明月和尚闭起眼睛,双手合十,连连喧着佛号。李姓道士皱起眉头,手指飞快的活动着,捏着一个一个的诀印。十指飞舞,如结网纹,又如是在织衣捣服。许久,许久之后,李姓道士沉声道:“和尚,人间将有一场劫难,死伤绝对在数万以上。”

    “阿弥陀佛,李兄可知劫难将在那里生?”明月和尚双手捏着佛珠,看着道士。李姓道士苦笑几声,道:“我只知道在漠北的某个小镇,名叫沙镇。”“沙镇?”明月和尚脸色一变。“怎么?”李姓道士讶然问道。“那不是茅山老道赤松子居住的地方?”明月和尚答道。

    李姓道士吃惊道:“什么?他?”

    “是啊!”“那我们快走,前去看看是什么回事!”话音刚落,两人的身影突然消失,早已化为道道清风,沿着夜色往北方而去。

    “杀”字刚落,林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