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十四宪问第十四 (第1/8页)
卷十四·宪问第十四 [疏]○正义曰:此篇论三王二霸之迹、诸侯大夫之行、为仁知耻、修已安民,皆政之大节也,故以类相聚,次于问政也。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孔曰:“谷,禄也。邦有道,当食禄。”邦无道,谷,耻也。”孔曰:“君无道而在其朝,食其禄,是耻辱。”“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马曰:“克,好胜人。伐,自伐其功。怨,忌小怨。欲,贪欲也。”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包曰:“四者行之难,未足以为仁。” [疏]“宪问耻”至“知也” ○正义曰:此章明耻辱及仁德也。宪,谓弟子原宪,问于夫子曰:“人之行,何为可耻辱也?”“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者,谷,禄也。孔子答言:“邦有道,当食禄。君无道而在其朝,食其禄,是耻辱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者,克,好胜人也。伐,自伐其功也。怨,忌小怨也。欲,贪欲也。原宪复问曰:“若此四者不行焉,可以为仁人矣乎?”“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者,孔子答言:“不行四者,可以为难,未足以为仁也。” ○注“马曰”至“欲也” ○正义曰:云“克,好胜人”者,克训胜也。《左传》僖九年,秦伯将纳晋惠公,谓其大夫公孙枝曰:“夷吾其定乎?”对曰:“言多忌克,难哉!”公曰:“忌则多怨,又焉能克?”杜预曰:“其言虽多忌,适足以自害,不能胜人也。”是克为好胜人也。云“伐,自伐其功”者,《书》曰:“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老子》曰:“自伐者无功。”言人有功,夸示之,则人不与,乃无功也。是伐去其功,若伐去树木然,故经传谓夸功为伐,谓自伐其功也。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士当志道,不求安。而怀其居,非士也。 [疏]“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正义曰:此章言士当志于道,不求安居。而怀安其居,则非士也。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包曰:“危,厉也。邦有道,可以厉言行也。”邦无道,危行言孙。”孙,顺也。厉行不随俗,顺言以远害。 [疏]“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正义曰:此章教人言行之法也。危,厉也。孙,顺也。言邦有道,可以厉言行。邦无道,则厉其行,不随污俗,顺言辞以避当时之害也。子曰:“有德者必有言,德不可以亿中,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疏]“子曰”至“有仁” ○正义曰:此章言有德有仁者之行也。“子曰:有德者必有言”者,德不可以无言亿中,故必有言也。“有言者不必有德”者,辩佞口给,不必有德也。“仁者必有勇”者,见危授命,杀身以成仁,是必有勇也。“勇者不必有仁”者,若暴虎冯河之勇,不必有仁也。 南宫适孔曰:“适,南宫敬叔,鲁大夫。”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孔曰:“羿,有穷国之君,篡夏后相之位。其臣寒浞杀之,因其室而生奡。奡多力,能陆地行舟,为夏后少康所杀。”俱不得其死然。孔曰:“此二子者,皆不得以寿终。”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马曰:“禹尽力于沟洫,稷播百谷,故曰躬稼。禹及其身,稷及后世,皆王。适意欲以禹、稷比孔子。孔子谦,故不答也。”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孔曰:“贱不义而贵有德,故曰君子。” [疏]“南宫适”至“若人” ○正义曰:此章贱不义而贵有德也。南宫适者,鲁大夫南宫敬叔也。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者,羿,有穷国之君,以其善射,篡夏后相之位。其臣寒浞杀之。奡,寒浞之子,多力。荡,推也。能陆地推舟而行,为夏后少康所杀。然犹焉也。此二子者,皆不得其寿终而死焉。禹尽力于沟洫,洪水既除,烝民乃粒;稷,后稷也。名弃,周之始祖,播种百谷,皆以身亲稼穑,故曰禹、稷躬稼也。禹受舜禅;稷及后世,至文、武皆王天下,故曰而有天下也。“夫子不答”者,适意欲以禹、稷比孔子,孔子谦,故不答也。“南宫适出”者,既问而退也。“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者,以其贱奡、羿之不义,贵禹、稷之有德,故美之曰:“君子哉若此人也!尚德哉若此人也!” ○注“孔曰:适,南宫敬叔,鲁大夫。” ○正义曰:此即南宫縚也,字子容。郑注《檀弓》云:“敬叔,鲁孟僖子之子,仲孙阅是也。” ○注“孔曰”至“所杀” ○正义曰:云“羿,有穷国之君”者,羿居穷石之地,故以穷为国号。以有配之,犹言有周、有夏也。穷国之君曰羿。羿是有穷君之名号也。孔注《尚书》云:“羿,诸侯名。”杜注《左传》云:“羿,有穷君之号。”则与孔不同也。《说文》云:“羿,帝喾射官也。”贾逵云:“羿之先祖,世为先王射官,故帝喾赐羿弓矢,使司射。”《淮南子》云:“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九日而落之。《楚辞·天问》云:“羿焉彃日”乌解羽归藏。《易》亦云:“羿彃十日。”《说文》云:“彃者,射也。”此三者言虽不经,难以取信,要言帝喾时有羿,尧时亦有羿,则羿是善射之号,非复人之名字。信如彼言,则不知此羿名为何也。云“篡夏后相之位”者,襄四年《左传》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杜注云“禹孙大康yin放失国,夏人立其弟仲康。仲康亦微弱。仲康卒,子相立,羿遂代相,号曰有穷”是也。云“其臣寒浞杀之,因其室而生奡”者,《传》又曰:“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椒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内外咸服。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浞因羿室,生浇及豷。”是也。浇即奡也,声转字异,故彼此不同。云“奡多力,能陆地行舟”者,以此文云奡荡舟,荡训推也,故知多力,能陆地推舟而行也。云“为夏后少康所杀”者,哀元年《左传》曰“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其心浇能戒之。浇使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